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30章 番外二 (第1/3页)
秋天来的时候,整个庆阳成都如同入了秋的天气一般,霎的冷了下来。 经过快一年的休养生息,各地百姓的生活都归于安稳,而朝堂却开始动荡起来。楚风元积攒了几年怒气的一朝爆发,撤职问罪的官员跟割韭菜一样,一茬接着一茬,从中央到地方,无一幸免。 先前以为皇帝宽宏的官员,这才知道,不是皇帝不予追究,而是无人可用,只能憋着气而已,现在动荡结束,有官员一路升迁,自然就有人罪状陈列,或贬谪或下了刑部大牢。 刑部的案卷前所未有的多,上下官员夜不能寐,一桩桩一件件的核查清楚,庆阳城里一时风声鹤唳。 有人遭贬谪,自然就有人升上来顶替,新升迁的官员大多都是年轻人,世家子弟中的佼佼者为多数,但与此同时,寒门子弟也有不少受到拔擢。 其中寒门子弟的代表便是刑部尚书秦吏。 出生寒门却有风骨,年纪轻轻就爬上了刑部尚书的位置,虽然位高权重,却从不拉帮结派,结党营私,可谓两袖清风,即使庆阳上下盯着,也找不到一丝错处来。 因此秦吏颇受清贵一派的文臣支持。 此次大清洗,左相跟户部尚书被查出互相勾结,贪污国库银两数十万,罪证确凿,皇帝震怒,判秋后处斩。 两人生死已定,左相跟户部尚书的位置就空了下来,皇帝也没有选拔新人,就这么一直空着,以至朝野上下都虎视眈眈的盯着这两个位置。 但楚凤元迟迟未表态,一些老臣也逐渐反应过来。 皇帝还年轻,野心勃勃,他们这些老臣年老力衰,做事只求稳,这是挡着皇帝的道了。 不过这也也未必是坏事,看的开的老臣干脆告老还乡,将位置让出来给年轻人,楚凤元也相当宽厚,凡是告老的大臣,都给了十分优渥的赏赐。 自此朝堂上的风向更加明确,皇帝这是明摆着要提拔心腹,有人看透形势急流勇退,也有人想在这新旧交替中分一杯羹,试图揣摩圣意。 早朝时便有人出列,言刑部尚书秦吏年少有为,刚正不阿,如今左相之位空悬,意欲推举秦吏为左相。 朝堂上楚凤元并未表明态度,只说左相人选要慎重,他心中自有思量。暗地里却将秦吏召进宫中,阐明利弊。 朝堂新旧交替,暗流涌动,这时候谁站出来谁就是活靶子,秦吏明摆着是皇帝的人,用于制衡右相,右相乃两朝老臣,未必会甘愿放下权柄。 楚凤元背对秦吏,看向远处层叠的宫殿,“若你能担此重担,两年后回庆阳述职,左相之位便是你的。” 秦吏神情不动,单膝跪地,“愿为皇上分忧。” 楚凤元微微点头,“那你回去准备吧。” 翌日早朝,刑部尚书秦吏自请去西南,“西南贫苦之地,臣出身微末,不忍西南百姓受苦,愿去西南,以微末才学,为西南百姓谋福祉。” 皇帝未多思索便允了。 朝臣哗然。 然而君臣两人却都没有解释的意思,秦吏辞去刑部尚书之职,任临清郡郡守,三日后启程去西南。 而原刑部侍郎卫鞅,则升为刑部尚书,卫国公府不少人送来贺礼庆贺。 卫鞅闭门不见人,独自呆在院子里,脸色冷的吓人。 下人吓得不敢说话,噤若寒蝉的缩在角落。 “我出去一趟。”卫鞅沉着脸,良久才出声,甩袖大步往外走去。 秦府,秦吏在院中自斟自饮,两眉之间拢出一道深深的沟壑,他原本就喜欢沉着脸,现在这副模样,更为骇人。 卫鞅从大门长驱直入,看见秦吏正在院中饮酒,胸口那团不知名的火气更盛。 “看来秦大人去西南心情甚好啊?”他气咻咻的走到桌前,冷笑着看向秦吏。 端着酒杯的手微顿,秦吏抬头看他,那双乌黑的眼眸中似压抑着无数无法言语的心情,看的卫鞅心头一颤。 “一起喝一杯?”秦吏给他倒了一杯酒,举杯笑着问他。 卫鞅瞪他半晌,气的将酒杯夺过来一口饮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