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52 (第1/2页)
“ 大丫头将信将疑的喔了一声,没再接着问。 李家院里,门房合上大门,支起门栓,嘴里嘀咕道:“真是怪了,城里没谁家办喜丧啊?“ 李绮节和宝珠仍旧回灶房忙活,才刚穿上罩衣,系上带子,又听得门外几声叩响。 宝珠把蒸好的重阳糕摆在一只白瓷花口盘子里,淋上一层褐色桂花蜜,插上彩旗,随口道:“是来讨花糕的吧?“ 正值重阳节,除了秋游登高之外,家家户户要为自家的老人们预备新衣裳、新鞋袜,小孩子则可以成群结队,去亲近人家讨要花糕糖果子吃。谁家敢怠慢上门讨果子的孩子,转眼就会被编进儿歌里去,让县里的孩童们一直嘲笑到年底。 “我去看看。“ 李绮节从矮柜里找出备好的八宝什锦攒心盒子,里头盛满了各色果子点心:栗子、大枣、腌梅、饴糖,甜口的云片糕、菊花饼,咸口的椒盐肉脯、金华酥饼…… 零零总总十几样,足够打发十几、二十个熊孩子。 门房已经打开门,正和外边的人低声说着什么。 李绮节堆起一脸笑,手里抓一把饴糖瓜片,正准备朝外头撒,看到来人,立时怔住。 门口立着一个才五六岁大的男娃娃,披麻戴孝,一身孝孙打扮,他身后跟着两个头戴白纱、穿麻布背心的老仆,手里拎着个布口袋。 也是讨百家米的。 门房咦了一声:“刚刚……“ 李绮节一口剪断门房的话,吩咐道:“吴爹,去舀米。“ 门房噢了一声,小跑去灶房舀了半升米,递到李绮节跟前。 李绮节接过木升子,把半升米倒进老仆手中的布口袋里。 老仆领着五六岁的男娃娃朝李家磕头,男娃娃规规矩矩行完礼,抓住老仆的手,一颤一颤走远,麻布孝服太过宽大,在地上拖出一道淡淡的印迹。 李绮节叹口气,张十八娘的丈夫虽然接回了他们母子俩,但那家人,终究还是不承认小沙弥的身份。 所以才会先后派出两个孙子出来讨百家米,显然那一家认为五六岁的男娃娃才是正正经经的长子长孙。 她望着男娃娃和老仆走远的背影,忧心忡忡:“吴爹,你去前面巷子找刚才讨百家米的小哥和大丫头,找到人,提醒他们一声。“ 如果两厢面对面遇上,那就不好了。 门房已经觉出味儿来,答应一声,披上一件蓝布夹衣,出门去寻人。 不多时,门房回到家里,“我找到那个俊小哥了,他家大丫头骂骂咧咧的,说是立马就拐道去城北那头讨米。“ 城北那边鱼龙混杂,一般讨百家米是不会往那边去的。 李绮节点点头,思绪还留在小沙弥那双秀丽的眉眼上,半开的大门忽然被一群七八岁的孩童撞开,看到她还抓在手里的糖瓜片,小孩子们一拥而上,吵着闹着要糖果吃。 被熊孩子们磋磨了半天,愁绪顿时烟消云散。一直等到夜里,一家人围坐在四方桌前吃重阳糕,李绮节才想起问李乙:“阿爷,最近县里谁家办丧事了?“ 李乙拔掉重阳糕上的小彩旗,摇摇头:“办丧事的?没听说。“ 李绮节夹起一枚桂花糖新栗粉糕,咬下一角,满口香甜,一边和宝珠说笑,一边想着心事:那小沙弥的生父,应该就不是瑶江县人了。 重阳过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