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4.急转直下的危局 (第2/3页)
也清楚,孟景孤身一人,纵然是武功高强的杀手,也有力有不及的可能。
可有隔夜的饭食?冯玉殊低下头,咬着下唇使劲,嘶地一声,从裙摆上撕出一圈布条下来。
女子们摇摇头:我们已经数日滴水未进了。
竟是要将她们生生困死在这里。
冯玉殊心下一颤,怔住了,芸娘微微皱眉,问她:你想怎么做?
她有些泄气,写道:腐物,或可引来飞鸟。
女子们围在她身边,有人将这句话念了出来,其他人盯着她写下的这一行字,面面相觑,都没有说话。
远处,地牢的最尽头,不知隔了几间牢房,一个女子颤抖的声线传来:两日前,我们这里,有一个人去了
地牢里安静得落针可闻,这话音好似一阵风吹过,便能吹散了。
怪不得,从刚才起,那个方向便时不时隐约传来一丝腐臭。
冯玉殊感到一阵惊惶和无力。
纵父亲的悉心教导和书香岁月,使她比变得比一般贵女多了些见识和胸怀,却也不曾让她独自面对这种险境。
她扪心自问,若她今日选择将那位女子的身体作引,却没能救得这些女子的性命,日后自己该如何自处?
她生性软弱,若此处有另一个能带着她们自救的人,她绝对会选择不听、不问、不管。
可是这里的女子,她们的求生意志,已经很薄弱了。
不知怎么的,她脑海中慢慢浮现出,从前与父亲在江南游历的画面。
那时太子常服夜访,向父亲请教这个世道的止战之法。
他们在江南碧波万顷的湖中,一叶苇舟自在而行,父亲答道:战非罪,以战止战。
太子仁厚,眼神出浮现出不解之色:战事一起,必将生灵涂炭,这也是先生的道么?
父亲头也不回:道自在我心,要无愧于心,便有须负的罪责。
须负的罪责。
那时冯玉殊尚且年幼,这段话听在耳里,却没听进心里。
如今却恍惚明白了,那时太子听后为何露出一丝明悟的神色,朝父亲作了一个士人揖。
这是我能想到的唯一办法了。
她面色有愧,却比刚才坚定了许多。
芸娘看着她,神色动容,握着她的手,似是要给她传递些信心:玉殊,我们应该做什么?
请那间牢房里的各位,将那位已故的女子尸身放置在牢门一侧的风口处。其余人同我一样,撕下自己身上的衣裙,制成尽可能长的布幡。
芸娘无意识地吞了口口水,替她说出了请求。
女子们默了默,有第一个人依言行动起来,然后有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
撕碎布料的嘶啦声在地牢中此起彼伏。
哪怕是只有一线希望,终归是想活着。
夜里有人轮流值夜,为的就是不放过一丝可能飞进这个可怖地牢的活物。
来了!
冯玉殊心口一跳,睁开眼来。
果然看见远处一只巨大秃鹫降落在地面上,低头啄着什么。
她靠近了些,看见是那女子露出牢门的手腕。
冷静,冷静。
冯玉殊深吸了口气,一旁的芸娘死死地拽住她的手。
所有人都按照之前冯玉殊交代的,屏住呼吸,一声不吭,一动不动。
一抹锐光滑过湿冷的空气。
是离秃鹫最近的那件牢房里的女子,掷出了冯玉殊的珠钗。
珠钗顺着它油光水滑的皮毛擦过,秃鹫抬了头,单脚退了一步。
它受了惊吓,叫了几声,扑翅欲飞。
有人忍不住焦急地叹了一声。
冯玉殊来不及思考,一把扑到牢门边,趴在地上,指尖勉强够到那掉落在地的珠钗,然后拽在手中,狠狠向前一掷。
秃鹫发出了一声巨大的怪叫。
那珠钗的尖头狠狠地插在了它的翅膀上,而尾端,连着一条数尺长的碎布条。
它有一瞬失去了平衡,好似要摔落下来,但最后还是稳住了,大力扇动着翅膀,越飞越高。
它身后缀着的布条垂在空中,也随之一点点变短。
冯玉殊看着秃鹫消失在视野里,才靠着牢门,脱力地滑坐在地上。
厢房内流了一地的血。
孟景解决那几个人的速度很快,所以他也很快就发现,冯玉殊不见了。
那密道想来原本只是千机公子用作偷窥春宫之用,机括小儿科得很,他很快便追到了温泉池边。
还意外地在此处找到了他此行的目标。
千机公子被那女人折磨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