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7 (第2/2页)
了,处处都得花钱。”姚祺年指指脚上的鞋:“鞋我要了,钱不能要。” 听他这么说,贡付姐没再勉强,转而道:“小弟,先前刘大娘给你提的闺女,昨天她又提了一回,我瞧她还挺想给你牵线...” 她话没说完,就被打断:“大嫂,回头再说吧。” 姚祺年话里不掩敷衍,即便要结婚,他也没打算二十来岁结。 转眼就进了腊月,腊月初八这天,林师傅又来了趟公社粮站。 “大兄弟,还去不去了?去了咱就走!” 姚祺年就等着他呢,回家简单收拾了两件衣裳,又去公社开了介绍信,当天下午坐上解放大卡,跟林师傅一块去往江北市。 江北市距泾河县其实不算远,只是中间隔着一条泾河,俗话说隔河隔千里,泾河县又没有像样的码头,必须从临县转,七拐八绕的,开了五个小时才到。 等到江北市,已经是晚上八点多,林师傅把解放大卡停在食品厂里,两人就近找了间招待所歇一晚。 转天一早,林师傅要去食品厂看着卸货,问姚祺年要不要一块去。 姚祺年摇头:“我随便转转,咱们下午还在招待所碰面。” 快过年了,林师傅惦记着给媳妇买件新衣裳,给几个娃买点吃的,听姚祺年这么说,爽快应下。 江北市不算大,煤炭渣子铺的街道,马路牙子上每隔几十米竖一根电线杆,街道两旁都是平房,远处的三层水泥楼已经算鹤立鸡群。 姚祺年在国营饭店吃完早饭,沿马路牙子漫无目的转悠,半天之后,总算发现了点异常。 赶着月初,粮油店门口排队买粮的居民竟然寥寥无几,去菜市的倒是不少。 街尾的菜市场,不少人推着自行车从里面出来,车后座上绑着蛇皮口袋,鼓鼓囊囊一大袋。 姚祺年看了片刻,主动走向一个穿黑夹袄的中年男人,递了根烟,笑道:“叔,买大米呐。” 中年男人接过烟,应声道:“可不是,买点备着留过年,小兄弟,你也买啊?” 姚祺年面不改色道:“要买,就是粮票不够使,手里只有五斤细粮票,买了米就不够买面,买了面就别想再买米。” 说完,还为难的叹了口气。 俗话说的好,吃人的嘴软,中年男人抽了他的烟,也好说话,干脆道:“我给你指个地儿,不要粮票。” 说着,中年男人指指菜市:“走到头,往右拐,巷子最里面那家就是卖大米的,两毛五一斤,比粮油店贵一毛,但不收粮票。” 作者有话要说: 说到管账,以前我妈就说她年轻的时候,就是我奶奶管钱,买个菜都得问我奶要,邻居也都是这样,当媳妇的非常受气。 第6章 资本积累 姚祺年在菜市巷尾找到粮店。 说实话,如果不是事先知道,他怎么也不会想到眼前这间不起眼的民居房会是粮食销售点。 眼下大门敞开着,姚祺年敲敲门,然后进去。 不大的院里,头发斑白的老太太在水管前淘米洗菜,瞧见姚祺年,她客气的招呼一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