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唐后,导师和我面面相觑_第17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7节 (第3/3页)

跑一趟了。

    “你这皮猴儿,又到哪去撒野了?”武惠妃见着李长安风风火火往殿里跑,身后还跟着两个抱着玉盒的婢女,干脆就搁下了棋子,将李长安唤到了身前。

    李隆基也只能搁下棋子,对着武惠妃微笑:“莫非是下不过我,让女儿耍赖来了。”

    武惠妃嗔了李隆基一眼,“妾身在三郎口中倒是成了无赖破皮了。”

    李隆基朗声一笑,将李长安招到他身前:“你阿娘这样凶悍的性子也唯有朕受得了……朕猜一猜,你这两个玉盒中藏着的可是你那宝贝茶叶?”

    “阿爷怎么猜出来的?”李长安睁大了眸子,崇拜的看着李隆基,“莫非父皇会仙法,能隔着玉盒看到茶叶吗?”

    李家认了老子李耳为祖,李家人或多或少都对修道有些兴趣,李隆基的姐妹玉真公主就是出了家的女道士,李隆基这几年年纪上来以后也对修道之事产生了兴趣。

    是故听到李长安的惊叹李隆基还颇为受用。

    他捏了捏李长安肉乎乎的脸颊,笑道:“朕已经听了一月你念叨你的宝贝茶叶了,这几日又是茶树收获的时候,能让你个小吝啬鬼用玉盒盛着的宝物必定你的宝贝茶叶。”

    “哇,阿爷好聪明!”李长安适时吹捧着。

    六岁孩童的吹捧虽说直白,却比官员后妃有水平的马屁更让李隆基心里舒服。

    毕竟李长安才六岁,她能撒什么谎呢?必定是真心诚意觉得他聪明睿智才会将夸赞之言脱口而出。

    李长安就顺着话将两个盛着茶叶的玉盒献给了李隆基和武惠妃,又从自己绣包中摸出一个胭脂盒大小的茶叶罐打开。

    “这两盒是女儿献给阿爷和阿娘的茶叶。”李长安有模有样行了个万福礼,而后仰着脸看向李隆基和武惠妃,得意道。

    “我这个茶叶可是无垢之茶,用的是新方法制出的茶叶,需用新法子喝才能品出其中的味道来。”

    边说着边让婢女去她寝殿将她那套早先找人烧制的茶具拿过来。

    李隆基和武惠妃此时也不急着下棋了,二人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好奇,干脆就命宦官将棋盘撤了下去,看着李长安里里外外的忙活。

    其实也没有准备多少东西,只有一套茶具和一壶沸水罢了。比起大唐人那一堆碾茶罗茶煮茶的茶具来说要少太多了。

    “此注子倒是别致。”李隆基指着小巧可爱的瓷壶赞赏道。

    注子就是茶壶的别称,唐朝还没有专门用来品茶的紫砂壶,只用用来盛热水的大茶壶和酒壶,这一套茶具是李长安专门找匠人烧制的,主打的就是一个品味高雅。

    李长安先用开水洗了一遍茶具,一边洗一边给二人解释,“这叫做温杯。”

    又将茶叶投入茶壶中。

    “这叫投茶。”

    将第一遍倒进去的茶水再倒出来,“这是醒茶,就是洗干净茶叶上的东西。”

    李隆基津津有味的看着李长安板着张小脸忙活。

    李长安又将茶壶内注满水,对着茶杯上下点了三回,“这叫做‘凤凰三点头’。”

    青色通透的茶水就安静地躺在了茶盏中,散发着缕缕茶香。

    “凤凰三点头,这个名字倒是颇有意境。”武惠妃赞了一声。

    李长安笑着将两杯七分满的茶水推到武惠妃和李隆基面前,期待的望着两人:“阿爷阿娘尝一尝,要小口品尝才能尝出香味哦。”

    武惠妃率先端起茶盏小抿了一口,挑眉诧异:“入口醇厚微苦,细品却有甘甜,竟有些道家韵味。”

    因着李隆基喜欢道教,武惠妃对道家也颇有了解。

    “哦?”李隆基也端起茶水轻抿一口,面露赞赏,“先苦后甘,的确有道韵。”

    李长安得意:“这可是我特意献给了阿父和阿母的新茶!此茶的茶树是大慈恩寺的大师亲手种下的,只用豆蔻少女采集的露水灌溉,不染一丝尘埃,还常年有文人墨客在侧吟诗作赋,常年浸染于文气之中,今年一共也没收获多少,如此制出的第一批新茶,大半都在此处了。”

    第一批茶一共才炒了五十斤,剩下那四百多斤都是后来炒的,不算是第一批新茶,李长安这话也不算谎话。

    李隆基微微颔首,也不客气:“那这些茶叶朕就收下了……不过朕也不能白要你的茶叶,朕可答应你一个条件,你可有所求?”

    武惠妃攥着茶盏的手指骤然一紧。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