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71节 (第3/3页)
“平王锡晋文侯秬鬯(ju)圭瓒,所作的《尚书·文侯之命》”(注) “何解?” “文、武王之所以能慎重行德,德辉、名声遍传,原因就在于……” ...... 等到了地方,安淮闻才意犹未尽地停了下来,无论他问出如何刁钻的问题,谢景行都能从容应对,无一错漏,虽知谢景行才学定然不错,却没想到如此出众,看来方才谢景行的话还是谦虚了,哪里只是能进殿试,分明对前三甲也都有一争之力,他家小哥儿眼光不错。 和谢景行一问一答,时间过得很快,下马车时,安淮闻眼含喜悦,谢景行紧随其后,两人间气氛明显不再像一开始那样生疏了。 安淮闻是工部尚书,为正二品,整个工部都受他的管辖,除此以外,工部还有一左一右两位工部侍郎,之后就是几位工部郎中、员外郎和工部主事了。 这些人里面并不都是安淮闻的人,其中右侍郎陆兆兴是只老狐狸,两边都不沾,明哲保身。不过因为现在长公主势大,隐隐有偏向他们的趋势,可若是形势转变,他又能立即倒向何怀仁。 左侍郎兰升泰是安淮闻一手提拔上来的,稳稳的保皇党。 另有一名郎中,一名员外郎明面上虽看不出来,但经暗地里调查,却得知两人都与何怀仁麾下的人有关系。偌大的一个工部,也不可能是安淮闻的一言堂,只有几个眼线,还都已被查出来,已能说明安淮闻的能力。 安淮闻在工部行事,比其他地方都要方便许多。 工部分设为营缮清吏司、虞衡清吏司、都水清吏司和屯田清吏司四司,除此以外,还另设了宝源局和军器局。宝源局负责铸造和管理货币,军器局则负责军器的制造和管理。 安淮闻带着谢景行一直在工部中穿行,他们来得早,工部大多数官员都还没有上值,只有一二个来得早的各司主事看到安淮闻带着一个陌生人进入工部,可瞧见安淮闻面色淡淡,也不敢上前问询。 工部是六部之一,面积自然不小,谢景行并没有四处乱看,一直紧跟在安淮闻身后,走过一处又一处院子,然后又穿过不少回廊,终于站在了一座宽敞的建筑之前。 与外面没多少人不一样,谢景行只站在门口,就已经听见里头传来的热闹人声。 进门前,安淮闻介绍道:“这里是军器局下辖的王恭厂,也就是火药厂,有工匠数千人,分作两班,大炎朝全年各处所使用的火药都是在这里制作出来的。”又指向右侧一处建筑,比面前的建筑要小上一些,“那里是兵仗局,现在正在试验、制造各种火器。” 谢景行看回身后的城墙,又看向他们穿过城墙才到的这个地方,问道:“这里是皇城外?” 安淮闻点头,“王恭厂自然是要安置在皇城外的,里面有不少火药,虽然每日派人严格执守防备,可万一出现问题,牵连必然不小,放在皇城外肯定是比皇城内更让宫里贵人们安心的。” 谢景行想着也是这个道理,没将王恭厂设在郊外,就已是极为重视的表现了。 进门之后,谢景行才发现王恭厂是由一个个小院子组成的,每一个小院子中间都有一个露天平地,上头堆放着许多木箱,工匠们热火朝天地在不同院中忙活。 每个院中都有一个管事的,而所有管事的都听从王恭厂主事命令,有人见到安淮闻进门,立即就去通知了王恭厂主事方普君。 方普君急急忙忙迎出来,“尚书大人,你怎么这么早便过来这里了?”他身后还跟着一个人,应该是他的副手。 两人引着安淮闻进到了他刚才走出来的那间大堂,只若有似无地看了一眼谢景行。 安淮闻大步往里头走,边道:“劳烦方大人去将王恭厂中最老练的工匠唤来。” 方普君没有耽误,立即吩咐旁边的人去喊人,他身侧的汉子立即大步走了出去。 跨出大门时,与另一位身穿官服的大人擦肩而过,安淮闻也看见来人,“你来得正好,我正要找你,你派人去将兵仗局手艺最好的工匠也叫过来。” 来人一愣,已经举到胸前准备行礼的动作立即停下来,只匆匆一点头又退出去了。 安淮闻坐在位于大堂最中左侧凳子上,往下一指,示意谢景行也跟着坐下。 方普君这时才将注意力放在了谢景行身上,能被安淮闻亲自带来,一来就如此大阵仗,看来此人有些来历。不过他只在心中想想,很快眼观鼻鼻观心,等着安淮闻的吩咐。 没让他们多等,半刻钟左右,两人就分别带着三个工匠进来了。 工匠们最多见到的也就是负责他们的主事大人,少能亲自出现在尚书大人面前,此时都有些紧张,走进大堂后,六人扑通就跪了下去,将头磕在地上,“尚书大人。” “都起来吧。”安淮闻只随意说了一句就又看向谢景行,这时才指着一开始的迎接他们的人,说道:“此人乃是王恭厂主事方普君,他身旁的是他的副手于文超,王恭厂的大小事宜都由他们负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