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 被读心后我助始皇一统四海_第175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75章 (第1/2页)

    凡各乡年满六十之老人,便会在生辰那日,被子女送入早早备好可容一人之窑洞中,从此不可再归家。

    子女每为父母端来一碗粥饭,就会在洞口堵上一块大石头,直到几日后窑洞被彻底封死,便不会再送饭食前来,此处,便成了老人自生自灭的坟墓。

    此等荒诞不经之事,与列国百姓溺死初生之婴儿,其实是出于同样的缘由——穷。

    虽然,孔孟早在数百年前就宣扬孝道,可比起不食人间烟火的仁义道德,还是管仲“仓廪实而知礼节”之言更符合人性。

    穷到极致的平民百姓,家家户户都要捱饥受饿,跟他们宣扬再多仁孝之道,都无法阻拦他们为了活下来,而被迫选择舍弃家中弱者。

    李斯坚信,人于绝境之中的求生欲,会让他们忽略一切被外界施加的道德感。

    当年,他拜别荀卿前往秦国之时,众人皆劝“秦国税重,秦法严苛,浑似身处囹圄,民不聊生,不如前往富庶自由之齐国”。

    可从乡间一路摸爬滚为小吏的他心知肚明——莫说秦国税赋重,列国之中,又有哪个真让百姓活得轻松?

    诸侯嘴上说着施行初亩法“以十税一”,岂能当真?

    为何?税赋税赋,顾名思义,以“禾”所缴之税,原就是为供养以“武”扬威之军队,战事一起,动辄要供养数十万人长年累月之衣食兵器,这是何等庞大之数额!

    钱粮从何处来?税赋。

    在作物产量如此低下、人力与土地皆有限的前提下,君王若真要行仁君之举按一成征税,恐怕军队才走到半途,粮草便已耗光,这是何等可怕的亡国之危!绝不会有君王为博个仁善之美名,而拿江山社稷当赌注。

    除却军队,还有偌大的王族公室要供养,更有大小官员的奖赏赐封、朝中大大小小的事务,哪一桩不涉及到钱粮?

    是以,为补上这巨额的口子,名义上施行初亩法的国家,实则也在用各项附加之明目,加征税赋。

    听其言而观其行,他坚信,绝不会有君王会在秋收10石粮食之时,只取走1石,而留9石给百姓——若是如此,他出使列国见到的百姓,为何多是粗布麻衣,瘦骨嶙峋?

    按他的推算,以眼下列国的粮食亩产,要维持一个国家正常运转,至少需征收五成之税。

    这还是明君当道之时,若遇上贪图享乐的昏君,还会再巧立名目临时加征一两成税赋,譬如现今的赵魏之王。

    正因如此,李斯才咬碎牙一心要出人头地,穷怕了的人,深知这世道只有手握权柄,才不会沦为任人践踏之棋子。

    秦国这高产之粮,也不知来日能救活多少原本要被抛弃的老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