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3节 (第1/3页)
她们知道江南是为她们好,但这态度实在太冷漠了些。 三位班委重视生命,沈悦之自认拿捏了几人的软肋,就这样拿剪子比划着自己到快熄灯。见杨玲要去洗漱,便堵着杨玲,不答应撤销出版决定就哪都不让她去。 杨玲担心碰到她被赖上,直接让江南等帮她倒水,脸盆放在书桌上洗漱完,又麻烦她们倒水。 几人配合默契,把三个班委看得一愣一愣的。 然后,眼睁睁看着几人若无其事地各自上床休息。 大冬天的,苏丹三人肯定不能陪沈悦之熬夜在这儿干等,也试探着离开,洗漱睡觉了。 只留沈悦之一个人。 没人知道她大晚上坚持了多久,只第二天一早,等所有人醒来,杨玲已经出门了,将她的续稿给校园报和出版社各交了一份。 沈悦之得知后,绝望地在宿舍砸东西发疯,而后又陷入无限的魔怔,苏丹喊她上课也不应。 而杨玲不再拒绝学校作报告的邀请,一场讲座后,她将“沈悦之”这三个字成功钉在耻辱柱上。 f大学生一面折服于杨玲的文笔,一面感触颇深,尤其七七级与七八级的学生中,出身知识分子家庭的不少,杨玲的母亲是中学老师,父亲是留洋教授,更让他们感同身受,对沈悦之之流更加唾弃。 不过在学校和老师的约束下,没做出什么过激举动。 杨玲也屡屡在讲座上劝诫他人,“不值为那些人渣赔上我们等了十年才等来的光明未来。” 之后,杨玲又受到沪市许多大学的讲座邀请,她都去了。 她的书再版了两次依旧供不应求,书中大部分人都因此遭到了报应。据说最严重的一位副教授,职称被取消了,学校要求他停职反省,以观后效。 但此事同时在社会上引起一波热议,一些人认为杨玲的这种实名制写法,是否属于一种打击报复,他们主张那段疯狂的过往是时代的错误,需要的是愈合,而不是翻旧账。 如此发声的人,想掩盖什么可想而知。 杨玲态度坚如磐石,在一次次讲座上对这些找事之人进行一一驳斥,又一次打响了小说的知名度,产生了不小的连锁反应,让更多“魔鬼”受到了惩罚。 自此,沈悦之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连课也不敢上了,辅导员和系主任来劝过不少次都无效果,学校建议她休学一年留级,她又不愿意。 曾经经常与沈悦之讨论衣服化妆品的同学,被沈悦之的金钱来源恶心得不行,亲自到305指着她鼻子臭骂了一顿,也是唯一一个提出让沈悦之将钱还给杨玲的人。 那本是杨玲都不抱希望之事。 沈悦之自知她现在的处境,前途什么的全没了,但大学毕业证她一定要有,钱也一定要握在手里!所以,干脆破罐子破摔,大放厥词:“想要我还钱,拿出证据来!” 这种有恃无恐的话传出宿舍后,看不过眼又背景深厚的同学在背后推了一把,随着杨玲父母及姑姑冤案的再调查与平反,沈悦之被带走调查。 杨玲终于等到她想要的结果,又在宿舍撕心裂肺大哭了一场。 江南几人安慰了许久,她才带着哭腔道,“其实,这篇小说我早就写好了,但我家没平反,我害怕身份暴露,家庭成分会影响学业,我姑姑用离婚才给我换来的根正苗红出身,我不能冒险,所以我一直不敢拿出来。 那天,我看沈悦之死性不改,又误导人陷害江南就有些控制不住。后来,又看了江南的小说,我就想在我忍不住将沈悦之捅了之前,赌一把,我赌赢了!” 杨玲说完,又开始哭。 几面对视一眼,无声叹息,公道与正义来得太晚了些。 等杨玲平复好心情,苏丹想了想,还是给她打预防针道,“你很大概率只能追回沈悦之从你家拿走的财物,沈悦之本人……”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