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李世民为弟弟剧透头疼中 第118节 (第2/2页)
。 杜如晦和薛收附和李世民,长孙无忌嘟囔“李三就只对兄弟性格好”,只有房乔嗅出了些什么。 房乔悄悄叮嘱杜如晦和薛收别与李建成结识。 杜如晦笑道:“我就算想结识李建成,他都不屑见我。我这个京兆杜氏的旁支子弟,可入不了他的眼。” 薛收道:“我可能能入他的眼,但你们都入不了他的眼,我也还是不入他的眼为好。” 房乔见两位好友都不喜李建成,松了口气。 至于长孙无忌,他就不用叮嘱了。 长孙无忌身为李二郎的妻兄若还能被李建成笼络了去,那李二郎就不会是他的未来的主君了。 房乔猜出了一些事,心情有些低落,还无法和友人倾述。 他总算知道为何李玄霸对他交浅言深,透露谶纬。 这实在是心里有事,不说出来就憋着慌。 李玄霸听了房乔的话,点头:“你说得对。我正好有件事憋在心里,房兄……” “告辞!”房乔转身就走,走路速度得比跑还快。 第59章 又一不省心老师 = 无论李建成喜不喜欢这个职官, 杨广让他上班,他就得每日当值上班。 幸亏李渊刚升了官,所以朝堂中没人再拿“协律郎”的典故说事, 都默认皇帝没什么坏心思, 是其他人想多。 李建成遭遇的是其他风言风语。 以前李建成躺着升官, 认为是自己应得的事。他又只是散官,不需要当值,接触其他同僚, 所以不用处理职场关系。 现在他需要当值了,职场关系复杂,虽然他是唐国公府的嫡长子, 也不是人人都捧着他,难免听到酸言酸语。 别人的门荫是父亲立功儿子当官, 李建成的门荫还加上了年幼的弟弟得宠他躺着升官, 真令人羡慕。 若李玄霸年纪大一些,这不过是朝堂常态。 朝堂中谁身居高位后连带着兄弟族人一起发达很正常。 问题就是李玄霸和李世民这两兄弟都还是黄毛小儿。两个九岁的孩子,一个当上了最年轻的秀才,一个有了猎虎的威名,偏偏比弟弟大了近十岁的李建成没什么名声。 唐国公府蒸蒸日上, 引了许多人眼红。现在他们总算找到能嘲笑唐国公府的地方,可不可劲儿阴阳怪气? 李建成今年刚弱冠(虚岁), 年轻气盛,又从小被捧到大,哪受过这种委屈? 没过多久, 李建成就辞官不干了。 杨广改制后, 官员本阶是以散官品阶为主。勋贵子弟不耐烦做低级职官, 辞官者很常见。 辞官之后, 李建成感觉天也蓝了,地也绿了,每日呼朋唤友喝酒狩猎,十分快乐。 李渊很支持李建成辞官。 这官职本来就是皇帝用来侮辱他们的,若不是怕惹怒皇帝,他早就帮李建成拒了。 现在李建成来到洛阳当值了一段时间后才辞官,给足了皇帝的面子,想来皇帝也不会再说什么。 杨广确实没在意李建成辞官的事。 因李渊为了他的脸面都愿意自落身份出使倭国了,杨广在宇文述等近臣的劝说下,认为李渊对他没有不臣之心,只是一些不服他的勋贵故意挑拨他和李渊的关系。 杨广是个喜恶变化很快的人,虽特别记仇,但现在他只是没有任何理由地猜忌李渊,李渊还没有做过得罪他的事,所以杨广就把之前的侮辱敲打当做自己对李渊的考验。现在算李渊通过了考验,不再折腾唐国公府了。 李建成不想在朝中入职。杨广本就看不上李建成,便没有再提这件事。 李建成辞官的时候,李玄霸正好呈上了新写的词,尤其是那首只有上阕的《满庭芳》,让杨广龙颜大悦。 李玄霸呈上的《满庭芳》为宋时秦观所作,上阕为:“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其中“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为流传后世的名句。 其实这首词化用的杨广之诗《野望》:“寒鸦飞数点,流水绕孤村。斜阳欲落处,一望黯销魂。” 古代写文作诗讲究“用典”,有时候“用典”是“整篇用典”,也不会标注。“查重”是后世人的道德观念。 所以李玄霸虽然自诩“文抄公”,李世民总不以为然。因为李玄霸抄的诗词只要更改一两字,在当世文坛中就算是“原创”。就算这些诗不是后世的而是前人的,也没人说李玄霸不是。 比如宋朝时,宋诗的开创和集大成者是“苏黄”——苏轼、黄庭坚。当时遵循黄庭坚创作理论的文人自称“江西诗派”,是宋诗第一大诗派,其作诗核心思想就是“夺胎换骨”“点铁成金”“无一字无来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