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喜欢半悬在巴黎上空_我的喜欢半悬在巴黎上空 第2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我的喜欢半悬在巴黎上空 第24节 (第2/4页)

景象。微弱的蜡烛光在穹顶上投射出迷人的光影,让人们心生敬畏。信徒们手捧经书,虔诚地在长椅上跪拜,祈求平安与祝福。

    “您好,请问能帮我们一家人拍张合照吗?”一位亚洲面孔的游客礼貌地询问庄北宁。

    庄北宁往游客的身后望去,他的妻子与两个孩子正期待着看着她。

    “当然没问题。”庄北宁笑。

    韩蔺立刻帮庄北宁拿着包,退到一旁,注视着庄北宁调整姿势,示意游客一家人站得再紧密一些。

    为了方便游客一家人挑选,庄北宁特意用不同的角度给他们多拍了些照片。

    “您看看,如果不满意,我可以帮您重新拍。”庄北宁好脾气地说。

    游客用中文和家人交流:“拍得真好啊。”

    “你们也是中国人?”庄北宁笑:“我们也是中国人。”

    异国他乡,能遇到国人,怎么会不令人喜悦呢?因为罢工的缘故,来巴黎旅游的中国人愈来愈少。大家厌恶垃圾焚烧的混乱,担忧糟糕透顶的交通状况,疑虑随时可能发生的动荡,自然也就容易打消来巴黎的念头。

    “你们也是来旅行的吗?”游客大笑。

    “噢,不是,我们在这里工作。”庄北宁笑:“本以为现在不会有什么游客来巴黎呢。”

    “来之前,我们也讨论了很久。毕竟现在巴黎实在是太混乱了,一副破败的样子。但是,我们还是觉得,得带着两个孩子来看看巴黎圣母院。趁着有时间,趁着有机会,想做的事情要赶快做,连威尼斯都一直在下沉,马尔代夫也有一天可能会被海水淹没,谁知道巴黎圣母院会不会哪一天也不复存在呢?”游客回答。

    庄北宁不以为然:“哈哈,您多虑了。巴黎圣母院从公元 1163 年开始建立,距今已经快九百年了。现在是和平时代,也不会再发生法国大革命了,它又怎么会不复存在呢?我相信,它会一直在这里的,只要您想来看,总是有机会的。”

    “姑娘,你啊,真是低估了命运啊。年轻的时候,我们去美国旅行,背景就是 911 那栋大楼。谁能想到?三天之后,那栋大楼就闻名世界了。”游客的目光停留在韩蔺???身上:“小伙子,要不然我帮你们也拍一张合影吧?让我们都记住此刻的巴黎圣母院。”

    韩蔺连忙快步走了过来,把手机递给游客:“那麻烦您了。哦对,辛苦您拍到巴黎圣母院的上空。”

    游客接过手机:“好叻。”

    金色的阳光洒在巴黎圣母院古老的石墙和尖顶上,映衬出韩蔺与庄北宁轮廓柔和的剪影。

    庄北宁站在韩蔺的身旁。她想,也许有一天她会为自己没有早一点与韩蔺在一起而惋惜。不过,那也没有别的办法了。

    韩蔺不知庄北宁的心事。他只是觉得,如果合影中的自己笑得很温暖,那一定是托了庄北宁的福。

    第42章 第四十二章独有魅力

    韩蔺在对游客表示感谢时,庄北宁回过身,看着身后的巴黎圣母院,愣了神。

    从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到法国大革命,从文学、音乐、建筑、绘画到雕塑,波澜壮阔的历史与绚烂多彩的文化都在此交汇。千百年来,塞纳河畔在巴黎圣母院旁边静静流淌,不舍昼夜。历经了世事风云变幻,巴黎圣母院始终屹立于此。

    庄北宁想,这位游客真是杞人忧天。巴黎圣母院与当地人的生活水乳交融,绝对不可能不复存在。

    可是,万一呢?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一个变故,足以让一个人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个契机,也可以轻易让黑白颠倒,在灰色地带徘徊。

    无法预料未来会发生什么的人类,渺小又脆弱,真的有把握维持现状吗?庄北宁思绪万千,她不禁想, “以后还有机会”的念头放在她与韩蔺的关系上,是不是有点过于天真了?

    “在看什么?”韩蔺问。

    “学长,你相信有一天巴黎圣母院会消失吗?”庄北宁问。

    “可能吧。巴黎圣母院最早的前身是圣特埃努教堂。也就是说,在这个地方,原本矗立着另一座教堂。教堂之间更替,可能也不过是周期性的事情。”韩蔺分析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