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贫家子的科举路 第84节 (第1/3页)
火镰、防虫药、油布、提神醒脑的香包、煤油炉、小铁锅等等等等。至于点心,林三柱准备等开考的前一日再买,不然这大热天的,很快就坏了。 按照规定,乡试须得在贡院里待上九天,而这九日的伙食都得考生自行解决,所以大家才会把煤油炉和小铁锅带进去,这是用来烧水煮饭的。 …… 在开考的前两日,众考生去衙门领了各自的考牌,有了这个,等进入考场后,直接依着考牌号找寻自己的号舍就行了。 因着这次乡试的考生数超过以往,担心会有延误,是以今年进贡院的时间往前挪了一个时辰,改为亥时三刻,也就是半夜十一点。 这对众考生来说,是巴不得的事,反正没进考场前哪有睡得着的人啊,反而早点进场后,还能安心趴着睡上一会儿。 林远秋自然也是这样想的,所以听到贡院方向有鸣炮声传来,就跟他爹快步出了门。 考篮里装了不少的东西,提着有些沉手,所以林三柱没让儿子提着,只等到了兵卫设卡的位置,才停步把考篮递给了林远秋。 想到这么热的天,儿子在考场里一待就要九天,林三柱迈着的脚步都少了往日的轻快。 与前几次考试不一样,这次没了唱保的环节,进入贡院后,就开始了搜检。 散发、脱衣、蹦跳,以及考篮里的东西都被一一翻了个遍。看到搜子那过大的动作,林远秋皱眉,正担心自己的东西别被弄坏了,结果就听“啪”的一声,那用小瓷瓶装着的梅子酒掉落到了地上,碎了。 再看那搜子,脸上一点不好意思的表情都没有,还催着林远秋快些把考篮提走,他要准备搜检下一位了。 唉,碰到这种事,也只能自认倒霉了。 林远秋提着考篮寻到了自己的号舍,发现在整排号房中间的位置,离着最西头的那间茅厕有些远,这让林远秋忍不住松了口气。 刚刚他走过来时,可是瞧到茅厕里有好几个粪桶放着呢,若是都装满的话,那与茅厕离的近的考生,一准得疯。 没再多想,林远秋把提着的考篮放下,而后从里拿出抹布,开始仔细收拾了起来。 等灰尘都擦拭干净后,林远秋也没耽搁,把上下两块木板合并到了一起,接着就和衣躺到了上头。 保证充足的睡眠才会有清醒的头脑,所以自己得抓紧时间睡一觉才行。 …… 第85章 放榜 感觉才睡了一会儿,林远秋就听到了铜锣声,这是提醒众考生要开始发第一场考试的试卷了。 秋闱一共分为三场,每场三天时间,众考生须得在贡院里带上九天,加上八月正是最炎热的时候,可以说,科举考试中,最艰难的一关就是考乡试了。 等林远秋把隔板放回原位,发卷官两人一组,挑着担子就过来了。 两只竹筐里,一边是一摞摞码放整齐的卷子,另一只筐里是整叠的草稿纸。随着担子的移动,发卷官挨个给每位考生把卷子和草稿纸递了过来。 接过之后,林远秋并没急着把卷子打开,而是先从考篮里把一应物什拿了出来,然后往砚台加水磨墨。 这是考前必做事宜,如此可避免考卷上被沾上墨汁。 等磨好了墨,把砚台挪到右上角的位置,林远秋才拿起卷筒小心解开。 很快,第一道经义题就映入了他眼帘。宫为君,商为臣,角为民,徵为事,羽为物。五者不乱,则无怗懘之音矣…… 林远秋立马想起这是礼记中的乐记篇,本篇用五音拟喻了音乐与政治的关系,且把“宫”音比作“君”,把“商”音比作“臣”,把“角”音比作“民”,把“徵”音比作“事”,把“羽”音比作“物”。 想来,这题接下来想问的,肯定是那句“五者不乱,则无怗懘之音矣”为何意吧? 像这种阐明义理的题目对林远秋来说,并不难,只要记住了释义,就能解出其义。而每次夫子讲到这些内容时,林远秋都会用笔墨记录下来,再加以熟记,所以对经义题,他是不惧的。 心里想着答题的思路,手里翻试卷的动作并未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