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花滑的我成了短道速滑大魔王 第283节 (第3/3页)
手,这种复盘的时刻基本就是教练组在分析讨论,偶尔让选手自己来提一提自己做得不够好的地方。 大约只有褚睿他们这些老将,在看多了比赛之后,才能够在复盘的时候和教练组之间有比较成熟的沟通。 可轮到苏凉的时候,那可就不—样了一一自从国家队的教练组发现苏凉的复盘能力后,每一次苏凉的复盘会议都是国家队的教练组成员到得最齐全的时候,到场的教练人手—个笔记本,在苏凉开始复盘之后,几乎个个都下笔如有神,刷刷刷地开始记录苏凉自己给自己提出的意见与建议。 张栋成也不知道苏凉究竟是怎么做到的,但是苏凉复盘点评的视角确实是很多教练都没有考虑过的角度,哪怕是对着他自己在赛场上已经非常完美的表现,他还是能够吹毛求疵地提出一些更好的切入点。 就比如他始终对于自己的体能感到不太满意。 在苏凉的分析体系中,他将短道速滑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拆分成了几个不同的竞技能力子要素,而以他个人的说法,他是将体能这个要素放在首位的。 当时知道苏凉这样的划分方式和排序后,不少国家队的教练都感到很惊奇。 因为苏凉是国家队内可以说是唯—且最典型的战术型选手,教练组原以为他的这个竞技能力子要素的拆分表中会将技战术以及技战术的执行能力放在首位,结果没想到苏凉竟然是将‘体能’这个在许多人看来都过分简单的要素放在了这个拆分表格中的最顶层。 但苏凉当时面对教练组的疑惑,他的回答非常冷静且直接:“技战术以及战术执行能力当然重要,可是这—切都是建立在具备足够体能的基础上的。” “没有体能,再好的技战术都发挥不出来,没有体能,一切的战术都只是空中楼阁。” 这句话,让当时与会的张栋成记到了现在。 在体能之后,苏凉确实将技战术与战术能力放在了第二梯队的重要度位置上,但只要看看在首位上的体能,华国队的教练组就明白了苏凉的核心想法——不论技术和战术有多么的新鲜,体能才是一切的基础。 从这一点上,也能够看出苏凉个人对基础能力的重视程度。 在那之后,华国队的不少教练都以苏凉为例子,给他们各人手下的小选手好好地上了一课。 因为这个赛季苏凉的彻底崛起,在那段时间,华国队中也吹起了一股子技战术为王的风潮,有些小队员觉得苏凉的能力实在是帅,因此会在比赛中下意识地去模仿苏凉,可是不仅技术不到位,就连体能都不到位,最后的模仿结果就是四不像——就像是苏凉在世青赛选拔赛中所批评的那个选手一样。 直到教练组拿着苏凉亲自做的短道速滑竞技能力拆分表给他们的选手上课,才逐渐将一些有些走弯路的选手给掰正了回来。 用苏凉的话来说,如今的海外选手,滑行风格凶悍、推土机类型选手盛行,这些对手领滑能力强悍体能更强悍——最简单的就如塞缪尔亚当斯,面对这些选手的时候,苏凉是可以凭借自己的技战术和洞察力实现超越,可如果他不具备最基础的体能,无法在比赛中保持一定的滑行速度,那么就算他具备超凡的洞察力,最终也可能在比赛中因为体能耗尽而根本无法抓住超越对手的时机。 正是基于这些考虑,苏凉还给国家队提出了参考全能王赛事设置定点成绩的方式——例如1500米的赛事,选手除了整体节奏之外,还需要掌控好前500米、中间500米以及最后500米的节奏,分别在500米、1000米和1500米的位置设置定点,要求选手必须在1500米的训练全程中,合理分配自己的体能和节奏,最终达到完美达标的目标。 在国家队接受了苏凉的建议之后,张栋成已经听队内的教练说,经过几个短周期的训练,选手们的成绩已经有了稳步提升。 苏凉的能力在国家队内也再一次地得到了广泛的认同。 总之,以苏凉这样的表现和心态,张栋成是觉得,就国外这些采访对象的评价,根本就戳不到苏凉的心,更别提影响苏凉的比赛心态了。 张栋成觉得,就这?对苏凉的影响恐怕还不如这一次酒店的标间变成大床房的影响大呢! *** 华国队队内对苏凉算是充满了信心,但是他们也清楚地知道,在连续两个赛季的参赛之后,曾经对于苏凉并不熟悉的对手们,如今收集到的与苏凉有关的资料应该也已经越来越多了。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 像是加拿大队内,加拿大队的教练组和分析师连同塞缪尔亚当斯、本杰明威廉姆斯、崔昌熙、孙志元、埃利泽勒佩奇等与苏凉有过交手经验的选手,在此次前来瑞典哥德堡之前,就已经开过多次针对苏凉的分析会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