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5章 伤兵安排 乱世重典 (第3/4页)
文景明看到苏河过来,他放下手中的资料,走过来说道:“校长,军政部已经完成阵亡士兵的抚恤工作。 恢复好的伤兵,我们也已经完成工作分配。” “伤兵有数千人,官府提供的职位够吗?”苏河询问道。 他这段时间,一直处理称王大典的事情。 伤兵安排工作,交给文景明、王仲策、钱明义三人协调处理,这三人的职权涵盖各个衙门。 文景明拿过一份资料,递给苏河看。 他同时简单的总结道:“校长,我们一共有三千八百名伤兵,恢复基本的健康。 大部分伤兵,都原地安排在四川。 这也是我们用外地官员管理四川的途径之一。 他们大部分被安排乡间的巡捕所,负责管理乡村治安案件。 处理一些乡间村民的纠纷,抓捕乡村中的犯罪分子。 巡捕下乡,需要的人员极多,能给伤兵提供很多的岗位。 根据士兵的意见,不愿意下乡的士兵。 安排到屯垦兵团当军官。 识字的士兵,有很多人选择到乡公所当一名吏员。” 巡捕下乡,这是苏河亲自安排的重点政策。 这是统领府权力下乡的重点支柱之一。 没有深入到乡村的暴力机关之称,权力下乡就是空中楼阁。 文景明继续说道:“对于军官,他们的安排更加丰富。 主要有三种选择。 调运到二线部队,屯垦兵团、新兵营和新设立的警备军。 转业到地方,担任官府属官、校长、祝师等职业。 转业到公司,担任公司经理或工厂厂长。 后两种选择,需要军官有一定相关才能,至少要能识字,会书写公文,才能获得这些职位。” 苏河翻看的资料,大部分军官,都选择第一种。 少部分有相应才能的军官,才选择第二种和第三种。 新成立的警备军,它和屯垦兵团性质差不多。 他们主要驻守在城池,为了应对巡捕无法应付的危险情况。 比如有一支小股部队,从偏僻地方绕过前线守军,进攻他们的城池。 再次作战后,前线攻占某些城池,也是警备军负责进行军管。 官府交接之后,他们也不用离开,直接负责城池的安全。 这样就不用主力部队,分心去防守城池,影响它们的战斗力。 苏河放下资料,很满意文景明的安排。 他当上军政代部长,第一个任务完成的很好。 “你安排的不错,我也听很多军官和士兵反应,大部分人都很满意。 有些不满的声音,也是因为他们自身的期望过高。” 文景明听到苏河的夸奖,他一直提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自己管理军政部,得到校长的满意,退出一线部队,也能为校长服务。 ……………………………… 丁德贵带着钱芸芸,逛着汉中城。 钱芸芸是他爹,给他定下的一门亲事。 他封爵的当天,就是成亲的日子。 丁德贵现在真正感到汉中城的不同。 心学汉中学派不断批判理学,成为汉中这里的显学。 理学被批判,和理学捆绑在一起的封建礼教,也一同被批判。 丁德贵最直观的感受,有很多大户人家的小姐,他们也带着丫鬟上街。 这在之前,完全是不可想象。 在大明的时候,女子在结婚之前,不会抛头露面。 某些勋贵女子,也只是在正月十五那天,去指定地点游玩,主要目的是相亲。 丁德贵和钱芸芸讨论过女子出门这个事。 钱芸芸说她们女子,现在也能出仕当官,不比男子差。 女子去当医生、老师,哪怕是进纺织厂,挣的钱也不比男子少。 丁德贵能看到钱芸芸的自信,她相信哪怕是自己独自生活,也能养活自己。 他对钱芸芸比较满意,最满意的一点,就是钱芸芸不是小脚。 咚!咚!咚! 走来一队巡捕,他们敲着锣。 “大理寺衙门今天举行公审。” 钱芸芸看着丁德贵,期待的说道:“丁哥哥,我们去大理寺那里看看,好不好。 我还从来没有见过公审,以前老爹根本不让我出门。” “好,我们去看公审。” 丁德贵带着钱芸芸,走向大理寺衙门。 他们来到这里,看到好多人把这里围的水泄不通。 “这些狗官,还敢和大明朝勾结,吊死他们就对了。” “吃里扒外的狗官,就应该处死他们。” 丁德贵向其他人打听才知道,他们来得有些晚。 大理寺已经判处一批官员,这些都是在战争期间,暗中与大明朝联系的官员。 大理寺把他们写给大明朝的投降书,当众念了出来,直接导致群情激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