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前宰相_第二十八章 天正十九年(1591年)关东丰臣家新家老14人(5K)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八章 天正十九年(1591年)关东丰臣家新家老14人(5K) (第3/3页)

,这将会是绝对今后数十年关东丰臣家战力的任务,秋上久家肩膀上的担子很重。

    藤堂高虎在任的八年,主要负责军役账的编制工作,眼下已经基本完成。

    各备队的编制刚刚开始,上野那边有真田信繁帮忙编制的最快,赤备队已经编制完成,不过军备还没有完全落实到位。

    一直军队的训练离不开军事装备的武装,而日常军备的制造和储存是由花房正成负责的,战时军备、军粮的运输是由户川达安负责。

    他这个负责军事的家老手中的权利与冈利胜当家之时分澜了一大半,而且日常军备交流要与另外两位家老交流,这就一定的交流能力。

    花房正成和香川之景负责领内军备生产事宜与工程普请事项,这其中的重要性前文已经说过,而像土居清良、立原久纲、成田氏长负责的部份无一不是和财税商贸挂钩的。

    自从秀家坚持扶持贸易的国策之后,贸易和财税收入就已经成为维持宇喜多家庞大机器运转主要的经济来源,原本田地里的产出才值几个钱啊。

    关东的新领,这里没有吉备的基础,如何将这里发展,维持关东丰臣家内部的经济平衡是他们三人最近几年最重要的任务。

    至于最后的长船贞亲更不必多说,统筹各方协调事务本身就不是一个容易的活,唯一的好消息就是他手里兼顾的人员调整以及岩付城监督的活可以扔出去了。

    相对应的,花房正成、户川达安手里的活也需要交出来,全部交给负责工程的香川之景。

    花房正成倒是没有什么怨言,将手中干了一半的小田原城及关东其他城废城的事儿叫了出来,甚至好似谢了一个大包袱一样。

    而户川达安有些不甘心,他就是想要依靠岩付修城证明自己也可以参与内政的事儿,可是眼下图纸刚刚确立,自己刚开始普请工作初期就要被卸任,如何让他接受。

    他向秀家请求可以让自己完成岩付城本丸的修筑,却被秀家拒绝。

    秀家拒绝的理由是这样说的“你负责枢密院事务,主官战时军备、军粮的运输,眼下奥羽再平定在即,之后还要负责对朝出兵,军备军粮乃是重中之重,你又何来的机会负责岩付普请呢?

    再说了若是你能将军备、军粮转运的事儿负责好,那么也足以证明你是一位如你父亲一样的文武全才,你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最后再经过长船贞亲的劝说,户川达安这才不甘心的将手中的任务交了出来。

    趁着新春大宴,秀家将新的家老班底和负责的职权向自己麾下家臣坦白,并让长船贞亲负责各位家老下属的任职调动工作。

    关东丰臣家这么大的组织变动对于下面的人来说就是一次重新拜码头的机会,长船贞亲自不必说,两代老人深得直家和秀家信重,家老会中的常青树,再次连任笔头家老。

    任命下达的第二天,他家的门槛就已经被踏破了,不得不让儿子长船定行守在门口,谢绝所有人你的拜门。

    长船贞亲谢客,吉备武士们只能以拜年的名义去拜访花房正幸和冈利胜,实际上是在向他们的儿子新生代的冈家利和户川达安传达信息。

    而原本从出云、伯耆、因幡三国跟着过来的武士,以及秀家当政后新加入宇喜多家的武士集团,则忙着拜访立原久纲和秋上久家。

    特别是秋上久家负责新备队编制工作,西国老人哪个不知道备队长的权利有多大,不论是世代老臣,还是新参家臣都想要在新备队中获得一席之地。

    秀家在四国的领地不多,四国迁移过来的旧臣本就数目不多,就连土居清良和香川之景自己都要去拜长船贞亲和立原久纲的码头,更别说下面的人了。

    至于香西佳清,自从目盲之后性格就变得平淡了许多,但是在为人处世上有自己的标准,你也能见到他刚毅的一面,这也是为什么我让他负责叙功的原因。

    因为他淡漠名利又勇敢刚毅不会为他人左右,是最公平公正的人选了。

    让秀家没想到的是关东旧臣内部又分为为北条旧臣派和非北条派,北条派围绕在成田氏长左右,而非北条派则早早的拜了太田资正的码头。

    也不知是谁传的,秀家最爱的侧室是甲斐姬,又是修发簪,又是送画作的,而甲斐姬的父亲就是成田氏长,所以跟从的人更多。

    而且秀家的平妻足利氏姬是足利之后,秀家有意让他的姑母,北条氏的七曲殿和她亲近,又提拔七曲殿的三个儿子(北条纲成的三个儿子)。

    再加上太田资正负责的是虽有名誉但是没有什么实权的典仪工作,原本摇摆的人也不愿意跟从了。

    一时之间时间竟然是北条派占据优势,而当初跟着秀家的反北条方失势,这怎么能行呢!

    后来秀家发现了这个问题,将两人负责的内容进行对调,这才稍稍平衡了关东旧臣内部的权利平衡。

    wap.

    /61/61853/20957452.html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