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前宰相_第八十九章 土佐十万石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九章 土佐十万石 (第1/4页)

    这本是一个流程性的步骤,此前所有人都没有当回事情,就连一直喊着继续战争的福岛正则等人都已经接受了现实,开始规划回到京都后准备做些什么。可是秀家手中动作突然的停滞,再次引起众人的注意。

    秀家之所以这做,是因为在走流程的时候无意间翻到长宗我部家上交的土佐、阿波、伊予三国的军役状和知行状。

    其中在翻阅土佐的情况的时候,看到其上书写着:土佐一国合知行9万8千7百石,有民6万5千四百二十三人。四舍五入之下,就是土佐一国大约10万石左右的知行数量。

    历史上长宗我部元亲在投降秀吉之后,由于秀吉需要面对九州的岛津家,因此对土佐国没有进行系统性的检地,而是要求长宗我部家自行上报。

    其中的目的自然是为了缓解俩家之间的对立情绪,让长宗我部家能够快速的投入到对九州岛津家的讨伐中去从而作出的妥协。

    谁承想长宗我部家这么过分,就让上报土佐一国的知行只有8万石之数,这个数目就算是不熟悉土佐情况的秀吉也一眼看出是假冒的。

    毕竟如果你真的只有8万石,我当初10万大军三路攻四国是做欺负小朋友吗?

    秀吉本想在九州之后再对长宗我部元亲敲打一二,谁承想长宗我部家对在九州讨伐时,真的按照8万石的标准出兵3200人。

    要不是此战由于仙石秀久的问题导致元亲死了儿子,长宗我部家死了继承人,秀吉实在不好意思再多加责难,肯定会在战后找理由对长宗我部家进行责难,这也能理解秀吉对仙石秀久处置这面严厉的原因了。

    之后几次检地中皆有长宗我部家自行上报,知行数目略有增长,最终稳定在9.8万石。长宗我部家也一直按照9.8万石的标准为秀吉提供军役,在文禄庆长之役,西国大名皆损失惨重,民生凋敝的背景下,土佐国倒是颇为容,百姓安乐。

    这一情况直到山内一丰被转封土佐后,在幕府的要求下进行重新检地,土佐一国的石高才从9.8万石直接飙升至20.6万石。

    正常人都知道,即便是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袁隆平院士的水稻增产研究依然极度困难,更别说在当时那个看天吃饭的时代了。

    在没有种植水平、工具和稻种换代的情况下想要使亩产翻倍是一件天荒夜谈的事情,由此可见在庆长乡仗之前,长宗我部家对土佐知行情况隐瞒之深。

    当然庆长乡长中也有其他领国变化较大,下总和上总的原始数据来自北条时期,北条家对领地的统治是极具统治力的,因此太阁捡地的数据是值得相信的。

    之所以下总知行从39.3万石缩减至25万石,上总从27.9万石缩减至28.4万石,其中有部分原因是关东各国边界重新议定的原因。

    我们可以看到知行大幅缩减的地方集中于德川统治之下,这正是德川家康将武藏周边各国边界重新划分的原因,将部分领地划分入绝对的直辖领武藏国的原因。

    由于全是其自己的领国,总知行上升的背景下,秀吉对于此事也没有过多的过问。

    另外我们再对比摄津和河内,尾张与美浓、三河、伊势这两组数据会发现,他们之间的增长和缩减关系是基本一致的。

    尾张原因是木曾川与境川水流冲击导致国境偏移的原因,历史上荷兰和比利时就有因斯海尔何德河常年冲击导致领土互相变为飞地,因此进行换地的历史。

    摄津和河内的原因未至,有人猜测是因为秀吉个人原因,他需要让摄津和山城之间有一个缓冲国,河内国因此获得了部分原本摄津本部的领土。

    以上几国由于都是秀吉的领地,对于领国边界的调整,皆由秀吉一言而觉,秀吉末年的各大名分封体系也基本以庆长乡账为基础。

    秀家也是刚刚和长宗我部信亲聊得太开心了,以至于忘了长宗我部家还有这段历史,明明在出阵前还旁敲侧击的暗示石田三成要注意土佐的土地情况,没想到自己差点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