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章 得与失 (第3/3页)
缢而死。 第二天,百姓告诉王镇恶军,将刘毅斩首,其子侄也全部被杀。 王镇恶因平定刘毅之功,于十一月被封为汉寿县子,食邑五百户。之后,又于416年随刘裕攻灭后秦,获封安西司马、冯翊郡太守。13岁要饭,36岁正处,43岁正厅级,王镇恶升迁不可谓不快。 王镇恶有没有升省部级呢?升了,不过没实际享受到,因为是死后追赠的。 417年,刘裕留守建康的萧何刘穆之病逝,刘裕回军,留下12岁的儿子刘义真留守长安,巩固北伐成果,并为儿子配备了阵容豪华的辅佐班子。 参谋王修为长史,王镇恶为司马领冯翊郡太守,沈田子兼领始平太守等。 王修主政,王镇恶、沈田子主军,这个安排看似很合理。但问题很快就来了。 内讧抢功,永远是主旋律。 北伐攻占长安,王镇恶立有大功,沈田子却不服气---你攻长安,我苦战扫外围,你吃肉我喝汤。 另外,沈田子最忌讳王镇恶的,是他的身份。 王镇恶是谁,前秦丞相王猛的孙子,出生就在长安,现在是衣锦还乡。关中人对王家怀有很深的感情,这不得不令沈田子等南方人忌惮。 刘裕走之前,沈田子就去找刘裕告过状:王镇恶关中人,不可信任。 沈田子是中央军胡宗南,王镇恶虽然立有战功,但也不过是能打的杂牌军黄百韬。出于此种考虑,刘裕面对前来告状的沈田子,说了令他悔恨终生的一段话: 钟会平定蜀国后作乱不成,不是因为有卫瓘吗?猛虎不如群狐,有你们几个嫡系,不用怕王镇恶,如果他想作乱,可以直接灭了他。 人还没走,就把辅佐班子中的两大台柱子一个比作钟会,一个比作卫瓘。如果是安慰嫡系的私话,倒也不打紧,但是,嫡系中央军沈田子,却把这话一字不漏的收藏起来,锻造成了一把他想象中的尚方宝剑。 418年正月,刘裕刚走不久,沈田子竟做了一件令人瞠目结舌的事。 他把王镇恶杀了。 大将不明身亡,长安城内赶紧紧急动员,以防不测。结果,沈田子来报告:不要慌,是我是我,王镇恶谋反,被我正法了。 刘义真和王修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开什么玩笑,杀如此大将,竟然不跟我们汇报和商量,我看你才是想谋反吧?! 二人又将沈田子正法。 刘裕还没到建康,刚走到彭城,就听说了长安城内的内乱,登楼北望,涕泪横流,跺脚长叹。 刘裕走了,长安又内乱,大夏国主赫连勃勃乐的鼻涕泡儿都出来了。我得拿回属于我的东西了,率军进攻长安。 两大军事台柱死亡,刘义真守不住长安,率军撤离。 你们这帮南蛮子,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哪有这么容易。 就这样,刘邦的少数民族外甥后代赫连勃勃(刘勃勃),追着刘邦的孙子后代刘义真,在当年刘邦发家的地盘上,一阵揍。 名将傅弘之被抓住,赫连勃勃剥光他的衣服,冻成冰棍后再斩首。其他被俘士兵,也别砍了头。赫连勃勃继续他的变态审美观,“积人头为京观,号曰髑髅台”。 刘义真热尿洒了一裤裆,躲在草丛里,逃过一劫。因惊吓过度肌肉痉挛不能走路,被部下背回了建康。 花了一年多的时间苦战抢下的长安,还没等屁股坐热就被赫连勃勃。刘裕几乎要发疯,冲动之下要再次出兵北伐,被部将劝阻—经过这么场闹剧,再次收复长安,谈何容易。 最重要的是,此时的长安百姓,已因倚重和信赖的王镇恶之死,对刘裕失去了信任。而赫连勃勃眼光毒辣,出军时的檄文写得很清楚:军队要秋毫无犯,厚待三秦父老。 关中老百姓的感情天平完全倒向了赫连勃勃,甚至开始怀念苻坚、姚兴这些异族的仁君。证据就是:赫连勃勃大军还没到,老百姓们就拿起棍棒把镇守长安的刘裕大将朱龄石赶出了长安。朱龄石为泄愤,走前放了一把火,把长安的宫殿烧了。 你个纵火犯,非抓着你不可。赫连勃勃追回朱龄石,砍了头。 王镇恶被杀时年仅45岁,刘裕追赠其为左将军、青州刺史、龙阳县侯,谥号为壮,配享宋武帝庙庭。死后成了正部级干部,泉下的王镇恶如若有知,也算瞑目了。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后世,虽是杂牌但战斗力奇强的黄百韬,要不是奉命等中央军李延年的44军3天,早就撤往徐州了,就是这致命的3天,导致黄百韬的第7兵团覆灭于碾庄。 刘裕北伐的这一年(416年-417年),正是西晋灭亡(317年)的100周年。关中百姓从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到最后将北伐军乱棍打出迎接异族的赫连勃勃,说明刘裕北伐不仅是军事的失败,还是人心的失败。从此,南朝政权北伐方面再无像样作为,正如王夫之所言:后乎此者,二萧、陈氏无尺土之展。 人心,才是最大的政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