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老朱,咱说好的不急眼!_第二百八十七章 陛下那里,或许不会很顺利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八十七章 陛下那里,或许不会很顺利 (第3/3页)

师和监工,直接监督着这个改造工程。

    顺带着给一旁的朱橚讲解着一些详细的内容。

    而杨思义这边,他直接拟好了折子,递到了朱元璋的案前。

    “职业教育?”

    朱元璋看着杨思义的折子,有些诧异,但看的很认真。

    因为有了苏璟的评价,他对待杨思义格外的在意,这折子自然也看的更详细些。

    不过,很快他就发现,这职业教育正是苏璟提出来的,杨思义也没有半点掩饰,直接在开篇就明说了这是苏璟的想法。

    之后是对于苏璟那些详细内容的一个整合和综述,这要是叫苏璟看了,肯定得大夸特夸。

    这文字浓缩的能力,真不是盖的。

    苏璟口述的大片大片的内容,杨思义直接将其变成了一篇数百字的精髓,这说明他是真的有仔细的思考理解苏璟所说的东西。

    “嗯……嗯……不错,这倒是有些想法。”

    朱元璋看着,不住的连连点头,杨思义的描述,让他也产生了相当大的兴趣。

    “这苏璟,倒是有些意思,只不过这事推行怕是不易。”

    朱元璋也很敏锐的察觉到了这件事里的困难,他的心里在衡量着利弊。

    杨思义和朱元璋终究不是站在一个角度上思考问题的,杨思义只是单纯的觉得,这样的事情执行下去,于大明万世皆是有利的,小小的阻碍只不过是成功路上必经的挫折而已。

    但朱元璋得考虑一些更深的东西,比如职业教育的普及,会不会让大明变得不稳定。

    要知道,朱元璋在创立大明的时候就已经定下了大方针,那就是特殊的户籍制度,世袭的户籍。

    说的简单点,就是什么人干什么事,子孙后代也一直继续干下去。

    这时候的大明,主要有三种户籍:军籍、匠籍、民籍。

    匠人本身是一份工作,却因为这样的制度变成了一个户籍。

    这是为了避免某种匠人无人上岗,强制选定了某户人家,不过匠户作为一项职责性的职位,可以由几户人家同时承担,类似于征收徭役。

    几户人家合在一起轮流充当匠户是当时的一个常见场面,而且人员并不固定,完全由民间自发组织。

    而军籍的话更为复杂,有一个清勾制度,也就是勾军与清军。

    勾军即在役军人死后,勾取其直系或旁系亲属充军。

    这项制度产生的由来是明军卫所逃亡人数过多,所以形成了这样一个独特的军籍世袭制度,几近于种姓制度!

    勾军条例规定,在役的正军老疾或逃亡后,即到原籍勾取继丁补役,若正军一家全部亡绝,则到原籍勾取其族人顶充,以保证卫所军伍不致缺额。

    这种制度当然是皇帝为了自身权力而设立的,不合理性谁都清楚,但这样的制度却无法改变,甚至一直延续到了明朝灭亡。

    所以,如果真的出现了职业教育,那么匠籍的变化,就势在必行。

    匠籍变了,那军籍和民籍呢?

    这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情,朱元璋最怕的事情,就是大明有不稳定的因素。

    尽管杨思义的描述非常的美好,对于大明的好处也非常的多,但朱元璋本能的已经产生了一种抵触。

    这事,朱元璋终究是无法下定决心直接同意的。

    思考过后,朱元璋给了原路打回的批复。

    职业教育的前景和现在大明的稳定,朱元璋终究是选择了后者。

    很快。

    杨思义便收到了自己被打回的折子。

    他一脸不可置信的看着折子,反反复复的看了好多遍,确认没有问题,直接瘫坐在了椅子上。

    “不可能啊?为什么?为什么陛下会不同意这件事?”

    杨思义完全无法理解。

    在他看来,这件事有阻力那是必然的事情,但怎么也不能在朱元璋这里出现。

    理论上来说,朱元璋这个皇帝,应该是最快同意的才对。

    但是现实给了他一记响亮的耳光,事情的发展,完全出乎了他的意料之外。

    此时,杨思义想到了苏璟的话:陛下那里,或许不会很顺利。

    (本章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