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七章 会商、观谋(四) (第2/2页)
番商的行事风格。他平素直来直去惯了,没有旁敲侧击的意思,恕勿见怪。” 蔡贤卿连忙作了几个深揖,才让吴思经的心情平复许多,重新坐了回去。 蔡贤卿趁着倒酒赔罪的工夫,直将眼睛睃向叶永甲,随后便陷入沉默。后者心领神会——为了让对话继续下去,他这个一直在保持冷静的人,可以使吴思经放松部分的警惕。 “吴主教,我讲点闲杂的事吧。叶某在北塘听闻当地人说,县城里经营的产业十分壮大,自去年始就开了十余家店铺,真有此事吗?” “有的,宁河这儿有很多商人云集,我也时常来购置一些器物。”吴思经与他说话便随意很多,只是老去瞧蔡贤卿,深恐他的口中忽然蹦出一句惊天动地的话来。 “叶某有一个担忧,番商们虽说是建厂在北塘,但终属宁河境内,原料必然优先输送到火器厂上,当地商人如果缺货,实在难求,纵有买的地方,价格也不会便宜。如果城内这么兴旺的经营因此倒塌,坏了本地的收税,朝廷未免要问责于我。”叶永甲皱着双眉,无助地看着吴思经。 吴思经吃了前番的亏,不敢贸然回应,仔细地琢磨着:‘吾若言不能相助,倘至日后店铺仍旧兴隆,必会怀疑其中有相互勾结之事,严查下来,必会招祸于己;若言可助,我一宣教之人岂有能耐?他们还是会猜疑我……’ “吴先生想什么呢?难不成此事尚有转圜的余地?”叶永甲急不可耐地问。 吴思经犹自举棋不定,但在他的逼迫下终于定了主意:“尚书有难,思经焉得袖手旁观?我觉得自己还算是个聪明人,过两日在这城里头转上几圈,问问那些商人们,定能找到一个办法!” “叶某无能,竟再次拜托您一个孤寡老人,心中实在惭愧。” “没什么,没什么!”吴思经咂了咂嘴,摆着手说。 “吴主教,问题是过几天便要买材料建厂了,万一有的商铺急切需要,如何是好?”蔡贤卿抓住时机,继续问道。 “不如就奏请朝廷,使之拨出工部的砖石木料来,这样便不用霸占本地的原料了。”所谓顺水推舟,在兵部二人的层层引诱下,吴思经自然而然地说出了原先的计划。 叶永甲顿时面露欣喜,但也就是一眨眼的瞬间,他的面色已经平稳了下来,与吴主教道:“这果然是个好计策!您可以去问问那些番商,看他们同不同意?” “从工部运来,既省时又省力,还有什么不允许的!您上奏便是。” “如此,真辛苦吴主教了,”蔡贤卿抢在叶永甲身前,慢慢从怀中掏出一张银票来,“这是给您的酬谢,值五十两的银票,这东西您见过没有?到银号上可以兑出来,这点薄礼,不成敬意。” 吴思经之前还在胆战心惊,可见了这张银票,眼睛里都冒着光,一面点头,一面接了过去:“多谢二位大人的厚报,日后有事尽管提……”古时桥头的清明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