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光字片开始的影视诸天_015 章 无形之间就装了一波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015 章 无形之间就装了一波 (第1/6页)

    哭过一场,何母一直郁郁在心症结似乎也解开了,不再似往日那般,终日愁眉紧锁,脸上的笑容也多了起来,尤其是抱着小豆包,教训何小蕊的时候,脸上的笑容也尤为灿烂。

    何小萍脸上的笑容也愈发灿烂。

    八四年夏,王重自医科大学毕业,王重的医术得到了医院的认可,可却没有选择继续留在协和,而是悄然回家,在自家北海公园那两间铺子旁边又买下两栋二层的小楼,开了家中医馆。

    其实王重早就想明白了,对于那些需要精密仪器的大型手术,他就算学的再精,做的再好,对他以后的用处也不是特别大。

    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是真有个什么大病大痛的,要做大手术,没有相应的医疗器械,他就算把西医学的再精,用处也不大。

    反倒是那些小病小灾,疑难杂症,常见的发烧感冒啊,刀枪外伤,按摩正骨,跌打损伤这些,更加适用于他的情况。

    王重也不知道自己下一个世界会是哪里,这要是万一时间线再早一点,那些依靠高科技精密仪器的大型手术,王重根本没法完成。

    可要是到了科技发达、医学进步到一定阶段的时期,到时候自有一大把会做这种手术的医生,根本不用他自己动手。

    想通这些之后,王重就把心思全都花在了中医上。

    相较于西医的简单直接,坏什么切什么,王重反倒是对老祖宗传来下的中医格外感兴趣,这是值得学习好几辈子的东西。

    从《伤寒论》到《千金方》,基本上当下市面上能找到的所有流通的医术,都被王重反反复复看了好几遍。

    在协和的时候,王重就是在中医科实习,跟着几個中医界的泰斗学习,天分也颇受几个老前辈的夸赞,而王重的努力,对中医的执着,更是获得了他们的认可。

    数年实习,几人皆对王重倾囊相授,只是理论容易,可实际操作,却不是那么简单的。

    同样的病症,在不同的人身上,在不同的环境下,治疗的方法和药物都有细微的差别,这里头涉及到中医的君臣佐辅,五行的相生相克,五脏的调和,经络气血等等等等。

    这些丰富的理论知识,想要化为实际,成为王重医术进阶得一部分,还得经历过无数次得实践才行。

    不说这些了,光是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诀,就够王重钻研一辈子的。

    自己开了个小医馆,不用按时上下班,王重不仅时间自由了,就连空闲的时间也多了,店里请了三个人,一个负责问诊开药,一个负责进药卖药收银,一个打扫卫生,分工明确又合理。

    王重心情好了,偶尔过去坐诊,要真有什么疑难杂症,负责问诊的大夫搞不定,王重就亲自过去,王重也搞不定的话,就去协和请教那几个老泰斗。

    大多数时间,王重都是待在家里带孩子,有时也把小豆包带去诊所里头,用中药来给小豆包启蒙。

    至于好运来那边,生意日趋稳定,听了王重建议,请了专业的经理人来管理,退居幕后的何小萍也跟着闲了下来,只要定期去查账即可。

    可何小萍是个闲不住的性子,这一闲下来,就变着法儿的找事情做。

    王重见实在拗不过她,索性呢就帮她找点事情做。

    改革开放正进行的如火如荼,只要稍微谨慎些,干哪行都是大赚特赚。

    不过王重熟悉的也就是地产和出版业,他就让何小萍自己选,地产的成本太高,竞争太大,而且里头的大鳄鱼太多,何小萍怕自己被人吃的连骨头都不剩,再加上王重和好友萧穗子都是作家,于是何小萍就顺理成章的选了出版业。

    接下来就简单了,在王重的帮助下,何小萍砸了几十万进去,先弄了个杂志期刊,由王重主笔,再度双开,加上一些简短的小故事,先把杂志社撑起来,把名气给打出去。

    有过在人世间的经历,王重只要继续抄作业就好,可王重却不想这样。

    萧穗子见自己的好闺蜜这么有干劲,自然也是大力支持。

    但萧穗子管理能力一般般,文笔还行,毕竟是燕大文学系的高材生,在文工团的时候,还曾被抽调过去当战地记者,写几篇文章,对她来说,不算难事儿。

    可惜作品的内容和杂志社并不统一,毕竟王重真正擅长的,读者市场是倾向于男性的武侠仙侠,再要么就是战争军旅了。

    而萧穗子写的要么是优美至极,伤春悲秋的诗歌,要么就是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

    何小萍也是个贪心的,见二人创作的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