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教人习武后我爆红了_直播教人习武后我爆红了 第6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直播教人习武后我爆红了 第63节 (第2/2页)

一根长度和粗细都比较适中的树枝,拿在手里好用力,同时粉丝们也能看清树枝在她手中的状态。

    回到啤酒瓶上,沈竹手中已经多了一根已经失去了大部分水分的教学用具。

    “新手学暗器很容易误伤到自己,如果真的要学,我建议还是从飞刀开始。简单粗暴,进步较快,大家也能有成就感。

    等到你对这种投掷的动作掌握到一定程度之后,再尝试把手中的飞刀换成更小的东西。”

    树枝在沈竹手上灵活地转了几下,动作大家十分熟悉。

    大部分学生在上学的时候,课堂上无聊,他们就是这么做的,不过手上的笔换成了沈竹现在手中的树枝。

    “把飞刀的手柄抵在大拇指的根部,食指搭在刀背上用来控制方向,中指顶在另外一侧,固定住飞刀。

    我之前一直在跟你们强调,在练武过程中用力,一定要习惯借助腰和腿的力量,就是让你们在手本身力量不足的情况下,能够爆发出更强大的力量来。

    为什么不建议你们从小的东西练起,是因为越小的暗器越依赖于你们的手本身,光是灵活和力量这两个部分就够你们练一段时间了。

    魔术知道吧?所有魔术大师的手都是从小练起的,他们甚至能出到肉眼看不清的动作。

    而飞刀不同,你可以借助全身的力量尽可能地延伸它飞出去的距离。

    我就讲最简单的直射,注意看我的动作。

    抬手,大臂和小臂几乎处于垂直的状态,停在耳畔这个位置。

    接下来是发力,手从脚和腰部借力的原理还是之前说过的那样,脚下用力经过腰送到你的手上,这个过程中你的肘部往身前送,小臂往前推,最后压腕。”

    沈竹站在啤酒瓶上如履平地一般,随意地改变自己的姿势,脚,腰,然后到手。

    【这样都不掉下来吗?】

    【我怀疑她甚至能在上边蹦迪。】

    【怎么这么多人都在刷弹幕,没人跟练?】

    【有没有可能在跟练的人没有发弹幕,发弹幕的都是没法跟练的人?[来自一位赶早高峰地铁无法学习暗器的社畜]】

    【你说的好像有点道理。】

    “我们再连贯地来一遍……”

    沈竹重复了一遍要点,最后一个“腕”字出来,她手中的树枝也呼啸着朝前飞去,直直的插进了枫树下的泥土里。

    即使离手机保持了一段距离,直播间的粉丝们还是听见了一声闷响。

    上前去将树枝从泥土中□□,没入了差不多5厘米的深度,沈竹拿到摄像头面前给大家展示。

    弹幕中除了牛逼,几乎没有了其他的语言,网友们用来赞美的词汇量就是这么匮乏。

    那可是树枝啊!

    轻飘飘的已经干枯了的树枝啊!

    沈竹第一天直播时就曾用枯枝射穿过树叶,不过后来就没有展示过了,后来的粉丝们也大多数不知道她的这一手能力。

    前天在沈桐直播间里,她展示的是飞镖和飞牌,不过那些都是网上有人能够做到的,而现在这树枝彻底颠覆了他们的认识。

    大家都知道,密度越小的东西单位质量就小,质量小,惯性也就小,在空气中飞行时受到的阻力就会变大。

    投掷一根铁丝和投掷一根同体积的木棍,哪个容易投的,更远大家很容易就能看得出来。

    这已经干枯了的树枝不仅飞到了十米远外的枫树下,还插进泥土中五厘米的深度,那得用了多大的力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

    如果说今天的榜一是沈竹故意找来带动气氛的,那她这设计已经成功了。

    “我们要注意的是,飞刀飞出去的时候不是旋转的,而是大概从一百二十度回归到零度的过程。如果你扔出去的东西旋转起来,会影响到你的准头……”

    【看着飞出去的尺子,我陷入了沉思。】

    【我合理怀疑竹子在我电脑上装了摄像头,不然她怎么知道我的笔飞出去了?】

    【不转的话根本做不到嘛!】

    暗器是一门非常高深的学问,不仅对修炼的人身体素质要求非常高,而且对力的要求也非常精巧。

    当初沈竹为什么选择学医?就是因为喜欢暗器。

    针灸的手法与暗器相通,沈竹当初就研究了很长一段时间。

    一上午的直播很快就过去了,但她结束直播后,在公园门口遇见了两个穿着制服的人。

    他们一看到她就大步朝她这边走来。

    “沈竹是吧?”

    这是两位警察,不过不是之前沈竹见义勇为后找上来的那两位。

    “有什么事吗?”

    “这是我们的证件。”

    两名警察先后出示了自己的工作证件。

    “是这样的,经人举报,今天早上你在直播中传授的暗器的使用方法,可能会影响到治安问题。你的情况确实特殊,我们需要你跟我们回去备个案。”

    “备案?”

    沈竹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个词。

    “你见过电线杆小广告里的那种开锁电话吧?”警察问他。

    “我见过。”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