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六零河山沟一家人 第130节 (第3/3页)
卫勇端着茶杯砰的一声放在他的面前,“坐下说。” 周场就知道他肯定什么都知道,也就坐了下来。 卫勇也坐在他的对面,“这算是升迁,周场你算上军校四年,已经参军快十七年了,你儿子都十六岁了吧。” 周场提到家里人总是愧疚的,确实如此,这十七年他在外面风风雨雨,无论遇到什么事情,受多大的伤都没对家里吐过半分,当然也同样,向阳在家里操劳这十几年也从未对自己抱怨过半个字,他们自从结婚以来相处的时间满打满算可能都不到一年。 “是。” 卫勇双手握在一起放在桌子上,笑了起来,“现在国内形势一片大好,首都需要你,咱们部队里难找到大学生,你算一个,文化水平高,实战经验足,首都需要你这样的人回去,上面给我透过口风,大概你回去先待上俩月,就会破格调师长,你看看你身上的伤,参加过的大小战役,而且首都的需要整顿,你回去就会发现,都乱七八糟。”他也不舍得让周场走,但没办法,上面直接开口问他要的。 周场听到这里就知道事情已经板上钉钉,再开口就颇有些无奈,“我在这里习惯了。”上面安排的是过了年二月一定要报道。 卫勇抬起胳膊伸手拍拍他的肩膀。 “到了首都就能把家里人都接到身边,一家人也要好好团聚团聚。”说完语气又变的严肃起来,“团聚归团聚,任务不能忘,知道吗?” 周场站起来敬了一个礼,“是。”不过他也暂时没往家里说,只是象征性的寄了一封报平安的信。 向燃现在已经结婚,在部队里办的,组织牵线,向阳没说什么,只是把应该给他的一千五寄了过去,当年去首都要钱的时候他才十岁左右,时间过得可真快,结婚第二年向燃媳妇就生了一个女儿,向阳还打电话过来,让他拿钱找人照顾,毕竟她是姐姐,不能再照顾他太多,不过也是随了孩子的份子钱。 向阳跟那姑娘也没见过面,电话都没通过。 一九七七年八月份,教育的有关部门跟大领导开会,武汉大学副教授提出恢复高考,在场的三十多位教育工作者都纷纷附议,并且要越快越好。 十月二十一日,各大媒体都报道了恢复高考的消息。 一瞬间全国各地都沸腾起来,是真的高考,跟一九六六年以前一样,可以自主的选择自己要上的大学,专业,最先报名最多的就是知青。 河山沟也是。 周家一大早饭桌上。 周源喝了一口米糊糊就给周温使眼色,眼睛眨了又眨。 周洪山咬了一口油饼,看他们兄妹俩,“干啥呢,大早上的,有话直说。” 周温把筷子放下,“是这样的,爷爷,我们几个商量了一下,咱们家不是复习资料最多吗?现在外面都在抢,很多人都没书看,我想干脆把咱们大队原来的教室收拾出来,大家一起学习,我跟大哥都可以给大家讲题。” 周源也跟着点头。 周洪山似笑非笑的跟田耽对视一眼又看向孙女,“怎么,我可听说今年报名高考的有几百万人,但录取的可是特别少,如果别人学的多,你们不是吃亏了吗?” 周温就知道爷爷故意逗他们,马上反问,“那我们这不是跟爷爷学习的吗?爷爷把河山沟做的这么好,家家户户都能吃的起饭,看得起病,往后还能上学,爷爷不怕人家的日子比咱们家过的吗?” 余秀敏抿嘴笑笑,继续吃饭,不管他们。 周洪山只是被孙女说的一时有些感动,他做的事情是切切实实的影响到孩子们的,那就好,他不是说追求孩子们要舍己为人,但希望他们能成为一个有宽大胸怀的人。 “好,去吧,一会我把广播室的钥匙给你,你可以去广播通知大家。” 周源他们四个听完笑了起来,高考日期是定在十二月二十号跟二十一号两天,满打满算不过才两个月,下次高考是在一九七九年的七月,其实两次才相差半年时间。 吃过饭,周源就去广播室简单的说了一下,周温带着弟弟们在家里把书分类。 其实他们给大家讲一遍的过程也是帮助自己巩固的过程,是个相互帮助的事情。 不过周源低估了大家想上大学心态,就连隔壁大队的人都有过来,教室里都拥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