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41章 择长官 (第1/2页)
继明黜陟、抑侥幸两个举措之后,范仲俺等人觉得对吏治的整顿还不够。 在十月份,也就是新政刚刚开始一个月之后。 紧接着颁布了又一道政令一一择长官。 针对当时分布在州县两级的主官不称职者十有八九的状况。 范仲淹认为官员的升迁要严格依照政绩,建议加强对官吏的考察,奖励能员,罢免不才,并主张由各级长官保荐下属。 这个政策看似与前面两道政令差不多,实则是专门针对各州的知州、各县的知县、还有各路的最高行政长官。 要说前面两条政令,保守派还可以看在赵祯的面子上忍一忍。 择长官这一政令一出,朝堂之上就变成了菜市场。 由于保守派高官相继被罢黜,他们只能找到丁原出面。 三司使还有一个别称,“计相"! 对于保守派的请求,丁原一开始并没有给与明确的答复。 丁原处处装聋作哑,无论谁问,都是左右而言他,直接表明自己只管财政方面的事情。 至于官员的调动和任免,他不想干涉。 对于丁原的这个表态,保守派和改革派都不是很满意。 但既然他保持中立,两派也不好说什么。 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两派还不敢轻易的得罪他,就怕他倒戈到了另外一派! 不过令所有官员都没有想到的是,黎九首在接到第三道政令时,直接上奏表示非常的支持。 甚至在奏本中列出了整个淮南路有不法行为或者前科的官员,从知府、知州、到知县和通判。 这一举措不禁让范仲淹起了疑心,之前他利用时间差,调换了一些官员。 这次又来这么一招,是何居心? 保守派也有同样的疑问,弄得赵祯似乎也有些疑惑! 在赵祯继续阅读黎九首的奏本时,发现这个奏本通篇没有提到官员的顶缺问题。 并且还特意强调了,一定要由枢密院严格选拔之后才能调入淮南路。 "臣躬耕于淮南,日夜不敢深寐!近些年,淮南虽小有成就,可臣始终不敢放松! 关于新政,臣思前想后,是极好的!这是大宋崛起的好时机,也是打掉不合格者的好时机!" “所以臣不能也不会包庇这些偷奸耍滑、作奸犯科之徒,唯有将他们的乌纱帽脱去,方能安抚一路之百姓。" "臣甚至一年后将会调离淮南,也想通过这次的新政,让淮南官场的风气清一清,正一正!也好给继任者留下一个好摊子!” "本次关于官员的任免,淮南路经略府决定不加以干涉!全部由枢密院审核相关人员后,连人与敕书一起发往淮南经略府。"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app爱读小说阅读最新章节。 小小的几段话,狠狠地打了许多人的脸,其实也包括赵祯。 赵祯是大宋帝国的皇帝,岂是一个小小的刘备可以比拟的,他听完之后,拍了拍手到:"妙极了,妙极了!难得黎卿家如此体谅朝廷,来啊!枢密院宣旨,着加升淮南路经略使黎九首为开国男爵!" “陛下,大宋自立国以来,从来没有对一个外放官进行授爵的,有些违反规定!” 保守派的某位官员连忙说道。 “呵呵!四位谏官,你们的意见呢?” 欧阳修等四人虽然听见了,但也不敢轻易地说出自己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