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宋_化宋 第171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化宋 第171节 (第1/3页)

    如此一来,自然激发了军中士气。哪怕敌众我寡,在战事之中金人依然可以维持阵型,辽军却做不到这一点,因为辽国的宗室贵族的阶层早已固化。这些士卒大多是牧民农奴,便是赢了也没什么好处,功劳也多被上层占去。

    这种情况下士兵的战斗意志自然要打个折扣了。毕竟于他们而言,并没有什么义务去保护那些权贵的财产与生命安全。某种情况下对宋军来说也是如此,他们没有保家卫国的概念,只是当兵混口饭吃,这口饭还经常被克扣。

    有这种为国捐躯概念的更多是宋军将领,于是靖康之乱中便出现了宋军将领死战不退,但士兵却跑光了的尴尬局面。

    在与舟儿最近的信中,赵士程便又多次与他论起军队建设的问题,军卒都是人,光画大饼是不够的,该给的都要给。

    舟儿自然也回信保证,这点小事他都做不好话,早就回家带孩子了,留下是给师父丢脸。

    同时,他还提出一件让他厌烦的事情,最近撒鸾的弟弟晋王不是来辽东了么,两兄弟最近关系亲密,晋王倒没那么直白,他手下的几个将领每天都在的机会和他套近乎,弄得他不胜其烦。

    那晋王倒也有点自知之名,并没有一见面就要收服他的意思,而是在城中领了个差事,说是向他学习治理地方的能力,还要拜他为师。

    他几番拒绝,但在撒鸾大力支持下,他不好推拒,便收做了记名弟子,和你大哥的儿子都跟在我身边办事。

    但不管有多少皇子当我的徒弟,我永远都是师父的弟子,我是宋人!请师父放心……

    赵士程便回信安慰,表示这是当然,你在诸弟子中功劳最大,谁也越不过去,有你这样徒弟,是我的运气!

    于是两人就这样来来回回地互表信任几次后,辽国皇帝的大军终于收复上京,直抵泰州,只要再行几百里,便是黄龙府了。

    自从金人六年前占据了黄龙府这处离他们部族最近的大城,黄龙府便成为金国都城会宁府外最大的城池,无数牛马与奴隶在此交易,加上有河道可以直入辽河,这里便更加繁华,许多女真贵族都迁居于此,不愿回那苦寒的会宁府。

    所以,这里绝对不容有失。

    于是,无论赵世程如何看不起辽国皇帝,在辽军攻打泰州,金人退守黄龙府后。压力便给到了金国这边。

    金国境内精锐全在辽东围攻。如果就此退去,那将近半年的围困便宣告失败,这半年的粮草损失和对士气的打击,都成了纯成本,无法在辽东的城池中找补回来,但若不退,他们的部族亲人都在老家。

    那里兵力空虚,指望他们长时间守住不现实。

    不过完颜阿骨打毕竟是一代雄主,在仔细斟酌之后,便毅然下令回师黄龙府。

    甚至在他看来,辽帝来攻这是一件大好事情,这几年来,辽帝就像兔子一样能跑,从东京到中京,再从上京到西京,腿都追断了,还是找不到辽帝的人。

    如果能趁这个机会与辽国皇帝决战,那么达到的效果将远远胜过辽阳这一隅之地。

    完颜阿骨打的威望在金军中无人可比,他的想法一出,当然是全军上下拥护,辽国皇帝一失,辽阳之地怕是也要立刻降服了,万不可因为小失大,所以这次遇到一点小挫折,但大家都没有意见,决定追随完颜阿骨达立刻班师还乡。

    不过,离开之前,有人提议,如今辽泽附近稻田中的禾苗已经抽穗,为免支敌,要不要将其烧毁再行离去?

    但完颜阿古达的长子斡本反对了这个提议:“辽东多是稻田,田中有水,放火,殊为不易,如今还是青禾,极难点燃。至于放马践踏青苗。毁损有限,反而拖延了回军的时间。家乡安危方是大事,岂能为了几颗青苗在这死磕?”

    还有人提议大军先退,留几千兵马在辽泽毁于田地,但立刻有人反对,别看如今是围城,但辽东常胜军战力彪悍,对金人也毫无畏惧,留几千人于此,怕是一不小心反而要全葬在这里。

    于是一番争论后,完颜阿骨打决定全军返回黄龙府,与辽军寻机决战,不在辽东地耽误。

    既然国君都如此说了,底下众将自然无异议,大军即刻摆出阵形防御敌人追击,随后便开始有条不紊的撤军。

    另外一边,在反复验证金人开始撤军后,辽东上下都欣喜无比。

    这半年来他们的压力也不小。城中百姓活动轨迹受限,经济大受影响,如今暂时退去,大家自然欣喜万分。但光开心还是不够的,他们还必须想办法出去支援一把辽国大军,否则辽军一旦完败于完颜阿骨打之手。辽东当然也别想讨得好去。

    而在争论之后,陈行舟决定派出张荣带领骑枪队前去相助,种彦崇对此极为不满,觉得这种的大战应该让他参与,但因为他的将门出身太显眼,怕被大宋非议,最后还是败给了张荣……

    对此,种彦崇在给太子殿下的回信里写了八百字的小作文抱怨此事……

    无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