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化宋 第68节 (第3/4页)
他准了假,让人替代她去踩泥塑泥,还从衣袖里掏出一把铜钱,让她带着。 就在这时,他看到一辆马车顺着正修筑的道路缓缓前来,便上前阻拦。 “这位贵人,前边正修路呢,马车得绕道……”老人对车夫道。 对面的车厢里传来清脆的童音:“爹爹,咱们下车走走吧,坐了两天的车了,好累啊。” 车厢里随即传来一声轻笑,一个儒雅的声音道:“依你。” 于是老人便看到车厢中缓缓走出一名儒雅清贵,气质极不凡的紫袍中年文士,然后又钻出一个伶俐可爱、比观音菩萨身后的金童还俊俏的孩儿。 后边跟来一名侍女,几名随从。 赵仲湜抬头一看,有些惊讶:“这新镇不过一年未至,竟然就已经这般大了么?” 老人恭敬地躲在一边,不敢回答,这种大官,他们这些小老百姓,可不敢沾上。 赵仲湜倒也没有指望谁回答,只是悠闲地观察着这片大工地,露出颇有兴趣的模样,他本来是要直接去市舶司,但听说这海边的新镇好像又有人捡到了极品的珊瑚珠,于是便先来这看看,反正这里离市舶司也不远,只是多走几十里路罢了。 这点路和珊瑚比起来,又算得了什么呢?还可以带着儿子出来游玩一番,听着他童言童语,体会下天伦之乐,要知道这小子平时在密州城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想玩都玩不到。 一行人走过这条街道,便看到一排排新建的房屋,外墙刷着灰色的泥灰,顶上盖着青色瓦片,整齐又干净,一时有些惊讶,要知道,维持整洁也是要人力物力的,一般州郡首府不会太重视这些,偶尔清扫便是了,只有汴京城的街道,才能勉强达到这种程度。 而这些房屋所在的路口,还有一个一人高大水缸,不时有人踩着石梯,提着桶打水。 “这倒是妙方,”赵仲湜见了,赞道,“这水缸既可用水,也可用来灭火,善法也,只是这么大的水缸,要盛满水,怕是需得好些辛苦。” 就在这时,旁边过来一辆大车,由两头健牛拉着,其上放着数个大缸,停在那水缸边,用着一根烤制弯曲的大竹管,将水车上的水,汲到地面的水缸中。 街坊里谢着那送水的水倌,面上都带着笑意。 赵仲湜一时怔然,感慨道:“此地颇有桃源之意啊。” 赵士程也有些的佩服,他走之前,是和王洋提过扩大的城镇,如何规划管理的办法,比如后世见多的落实责任,关心属下,教导思想之类的大话,很多都是他当年在煤炭研究院开会时听过的套话,那些东西在他辞职下海后,能记得的可真不多了。 最多告诉他如何用利益去捆绑治理,但真没想到王洋居然身体力行的如此认真,把基层管理实实在在地给落实下去——上次能管理细致到这个程度的,那还是秦朝去了。 他以前对这个便宜学生抱的是有枣没枣打一杆子的想法,如今看来,这样的行为是不对的,王洋同学,值得他更大的压榨、咳,值得更大的投入,这个笔友接下来得多来些信才行——这么好学生怎么能单打独斗呢,必然得让他收些学生或者同道才行。 想到这,赵士程不由得精神振奋起来,观察着这里有哪些不足,到时好给便宜徒弟补补功课。 嗯,这里的建设基本是照抄的七里坡,只是没有沼气池,山水说沼气池修在城外,多余的火力用来供廉价澡堂和煮羊毛。 这里暂时还没有新的产业来安置这些的工人,到时等房子修完,就应该扩大一番产业,比如木材的来料加工,给船坞提供合格的木料,也可以发展纺织业,找人研究出能织出大幅面的厚帆布,用来供应航海业。 更可以做为工业基地,扩大产业规模,比如制碱的配套产业,都已经有碱了,三酸两碱的其它家族应该也有出场的机会,他的要求其实也不高,如果可以爬硝酸那边的科技树,那就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