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讲《弟子规》_侍奉去世的父母如对待活着一样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侍奉去世的父母如对待活着一样 (第1/1页)

    一、说到守孝三年,我要讲讲我的亲戚,是我爱人的大姨两口子,他们夫妻两个真的让我很感动。两个人都是城里人,在城里生活得非常好,可当她的婆婆去世以后,夫妻两个人从城里头搬回农村。

    我问他们为什么回来呢。她说:人家都说老人去世三年不离家,魂经常会回来看看。我们虽然是共产党员,不太信这个,可是老人去世,我们心里也是很难过,所以我们就不在城里住了,回来住三年。这是我遇到的真正做到守孝三年,的唯一一例。

    这个大姨人非常好,在家里是老大,对兄弟姐妹们好得不得了。她有个小妹妹离异了,孩子没人管,她天天拿出工资管她的侄女,从小一直管到今年好像都14岁了。她为什么这么做?因为母亲临终时最放不下心的就是那个离异的小女儿。她为了能让母亲安心,就照顾妹妹的孩子,一照顾就是十几年。

    他们夫妻俩让我很感动,我们现在已经很少能看到守孝三年的人了。不仅如此,现在很多丧事和婚事分不清,很多丧事办得比婚事还热闹,又唱又跳的,我当是结婚呢,一去看原来死人了。

    办得这么热闹,是为了向大家宣布一是他家死人了,二是宣传一下他们很有钱、很孝顺。其实,全是假的呀。老人去世本身是很严肃的事情,可是现在弄成蹦蹦跳跳的,搞得好多人都盼着死人,因为死人了就有歌听,有舞看了。所以说现在社会颠倒之极啊。

    我就曾经遇到一个老板,父母去世以后他很难过,专门弄了一间房,给他父母塑了两尊小像在里头供着,早晚上香跪拜,天天如此,如果他出差,就会交代给爱人,只要他在家,绝对是他自己亲自烧香,自己跪拜。

    我很感动啊,我说怪不得这人发财呢,发财的原因就是《弟子规》上讲的“事死者,如事生”,侍奉去世的父母如对待活着一样。

    二、在孔子的学生中有个学生宰予,他是个思想十分活跃的人。孔子提倡子女必须为父母守孝三年,宰予当面反对说:时间太长了。孔子对此很生气,问他:难道你没有从父母那里得到过三年的爱抚吗?wap..OrG

    我们从一岁到三岁,父母对我们的爱抚有多少,可让我们给父母守孝三年,我们都还嫌多。别说三年呢,现在人对父母去世后的一七、二七、七七都嫌烦啊。

    在我国古代,父母去世,要为父母守孝三年。在父母的坟墓旁盖上简陋的草房,穿粗布孝衣,吃素食,夫妻不同居,平时不从事娱乐活动,以此来表达对父母养育之恩的哀悼和纪念。

    为父母服孝的制度后来又扩展为给祖父母、叔父母、岳父母等长辈的服孝制度,在我国古代的典籍《礼记》、《仪礼》中有专门的记载。

    五四运动以后,特别是到了现代社会,这一制度才逐渐被废止,但做儿女的对父母的怀念和追思还是不应该忘记的。

    在我们一岁的时候,母亲为我们哺乳,我们回馈她的是什么?淘气地咬她一口。我们小的时候,父母会绞尽脑汁给我们做各种营养的东西吃,为的是我们能健康成长。可两三岁的孩子非常淘气,经常会把母亲辛苦做的食物打翻在地。

    我家儿子二岁的时候,有时候不注意,就会把饭扣在桌子上,我们家的规章制度是不能抛洒一粒粮食,我爱人就会从桌子上捡到自己碗里头,然后给孩子重新盛饭。做母亲的天天想着给孩子怎么样熬粥才有营养,天天想着给孩子做这吃、做那吃,从来没想过自己。

    再接着回顾我们自己的生命历程。我们上小学的时候,可能因为想要一台电子琴,就要花掉父母一个月的薪水,可我们大多数人弹几次后就不弹了,这就是孩子对父母的回报。

    上初中了,跟父母和同学看电影,却不愿意和父母坐在一起,只愿意陪同学,这就是给父母的回报。

    高中毕业了,父母大多会给孩子做一顿丰盛的晚饭,可孩子还是选择出去陪同学吃而不陪父母,甚至一个电话都没打回家,就跟同学在外面玩到深夜。

    上大学后,父母竭尽全力把上学所需的费用筹齐了,欢欢喜喜地带着我们到学校去报到。可快到学校大门时,我们可能会说,爸爸妈妈,你们在这里就行了,不要进去,怕同学见到了丢脸。

    结婚以后,夫妻之间相处,可能出现一些矛盾,婚姻生活如果不顺利,父母又要为我们担心。

    所以你们看父母对我们几十年的关怀照顾,我们给了父母什么回报?我们没有。

    希望我们大家回去以后都去反省一下,是不是我们陪父母的时间太少了。我提醒大家,当您把孩子当成手中珍珠、怀中珍宝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您的父母对您也是如此。谦德弘愿的精讲《弟子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