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33章 幽州有神医 (第1/2页)
今日晴天,城北却现了怪事。 城北各家院中水井出产咸水,根本没法饮用。 更叫人疑虑的,则是城北门口好大一片地方,地面结霜,一层白茫茫的东西,肉眼可见。 了解情况的百姓都清楚,这些白霜其实就是盐。 各家井水变咸也跟盐有关。 但是百姓们不敢声张,想要在蓟县长久地待下去,就要懂得配合官府和郑家。 从城北的事情发生,官府和郑家已经挨家挨户地上门警告,不能有任何人去谈论。 靠着连年积累的威慑,民间的流言算是压住了。 但官府连同郑家都想错了一个问题。 一场大雨并非掩盖住了所有的痕迹,只是暂时让痕迹消失。 雨水会蒸发,但盐不会消散。 今日太阳一出,积水少了,融入雨中的盐有一部分显露出来,有一部分则渗入了土中。 事情发生得突然,驻守北门的官差毫无意识,发现问题之后,过了半个时辰才发现地面的结晶全是盐。 尚未来得及上报,传说中的御史大人出现在北门,一众官差再次手足无措。 这满地盐晶可算奇景,御史大人又不是瞎子,见了这一幕自然停下查看,询问巡逻的官差,官差们支支吾吾说不清楚。 陆萧臣心有所想,知道这其中门道,也不再多问,从城北进入,一路所见所闻尽收心中,却装作什么都没看到,叫人去通传刺史大人。 这小小插曲打断官府和郑家的所有部署。 郑家所有心思都集中在白家少爷来访的事情上,谁知道这白少爷直接放了鸽子,压根儿就没出现。 拖着郑家的一堆人在府中,没心思去搭理别的事情。 刺史更不会想到御史大人半路改道,本该从西门进,转到去了的北门。 初听消息,刺史就觉得事情蹊跷,可再听北门满地盐晶,全被御史大人看见了,而后就被吓出了一身冷汗。也来不及调查事情原委,快马回城将御史大人截下来。 截住御史,之后则是走流程似的宴请。 席间,刺史自然是少不了一阵旁敲侧击,想听听这位年轻的御史大人是个什么态度,又知晓多少消息。 结果这位御史大人性子极好,对城北所见所闻只字不提。 酒桌之上谈吐得体,谦逊有礼,倒是让人愉悦。 只是这般人物只会更加麻烦,不会让刺史感觉轻松。 一顿饭后,算是官面的礼节有了。 陆萧臣也表明来意,只是来巡查北地防御,途经蓟县只是顺道。 既是顺道,先拜会了刺史以及幽州一众官员,剩下自然还得拜会一下幽州的地方望族。 听闻前日郑家家主受惊过度,卧床不起,陆萧臣则提议自己带了一位名家,可以给郑家主医治。 …… 听闻御史大人随行的大夫乃是一位军医,救治伤员不计其数。 虽不如一些名医那么大的名气,但胜在经验丰富,医术经过血的锤炼,非同一般医者可比。 郑太阿已卧床四日有余,这一场病病得不轻,隐有不治之兆。 今日郑家实属内忧外患,陆萧臣一入郑宅便觉出其中一幅衰败的气象。 瞧出如此,心也好奇,听说郑家在幽州根深蒂固上百年,即便朝廷想要打压,也难以下手。 今来了蓟县,瞧这郑家气象,似也不如外界传言中的那般如日中天。 看这家族之中人人面露忧色,也不知遭遇了什么? 想着郑家家主病得突然,看来这郑家的日子不太好过。 如此乃是好事,这番的景象传入朝廷,皇上听了必然是欢喜的。 皇上一高兴,自己的差事就算美满了。 陆萧臣被接入客厅等候,随行大夫送内院为郑太阿治疗。 半个时辰之后,大夫从郑家老爷房中出来。 老太公在外候着,诊断之时便听大夫在边上好言快慰,说是小病,不过一些药物调理便可。 老太公听了,心中担忧,前几日的大夫看了都说是束手无策,他们说得委婉,所有人都能猜到郑家老爷的病不好治。 这军医纵有千般能耐,也不至于将重病判作小病。 见军医出来,老太公就问:“大夫,那老小子情况如何?” “这病还得看一两副药下去,试试成效才能知晓。” 这话说得是云里雾里,老太公心中不安,可又不便过多追问。 大夫去开了房子,老老实实给陆萧臣复命。 陆萧臣在郑家草草一圈,知道这家家中有事,就借故离去。 刺史大人给巡察御史安排了住处,是郑家在蓟县的一处小别苑。 上了车架,陆萧臣唤来了军医,小声问:“那郑家家主情况如何?到底能不能治?” 军医想着,摇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