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八章 凉州暗流涌,北境风云动上 (第3/4页)
唐长孺先生《魏晋杂胡考》、陈勇先生《刘豹世袭的造伪和刘猛起兵》。 由于于夫罗的记载过于散碎,又曾多次效力于不同军阀,因此其政治立场便显得尤其模糊。 梳理史料,可知于夫罗的立场其实颇为单纯,他可以被视作东汉朝廷的附庸。或者说,汉帝在何人手中,于夫罗便听命于何人。 开篇先简要谈一谈南匈奴的制度变迁,这有助于理解于夫罗继位的历史背景以及后续的行为逻辑。 东汉初年匈奴分裂为南北两部,势力急剧衰弱。 东汉永元元年,窦宪率部北伐,大获全胜,至燕然山“刻石勒功,纪汉威德”。 (窦)宪、(耿)秉遂登燕然山,去塞三千余里,刻石勒功,纪汉威德,令班固作铭。--《后汉书窦宪传》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A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APP。 北匈奴自此远遁不归,南匈奴则入驻汉地,成为东汉朝廷的附庸。 汉廷将南匈奴安置在并州诸郡,设置“护匈奴中郎将”与“度辽将军”以监视之。 这种官职与护羌校尉、护乌丸校尉类似,均是负责监视边境政权的职务。 护匈奴中郎将(一作“使匈奴中郎将”)的地位很高,可以进驻单于王庭,“参辞讼,察动静”; 而南单于则“遣使奉奏,送侍子入朝”。 令(护匈奴)中郎将置安集掾史将弛刑五十人,持兵弩,随单于所处,参辞讼,察动静。单于岁尽辄遣使奉奏,送侍子入朝,中郎将从事一人将领诣阙。--《后汉书南匈奴传》 换言之,东汉时期的南单于,实际是以“虚位”的形式存在,受到汉官的制约。 按余鹏飞、靳进《曹魏时期的匈奴族、乌桓族和鲜卑族》一文描述,匈奴王庭的实际权力,大多数时间掌握在左贤王手中。 所以,由此可见,荀彧对南匈奴左贤王的研究,并非做无用功。 注意:匈奴习惯与汉人相反,以左为尊。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按《后汉书南匈奴传》描述,东汉时期匈奴王庭的权力架构大抵如下。 单于为名义最高统率,但长期受到汉廷的监视与控制。 单于以下,大臣分为同姓和异姓两种。 同姓之中,左贤王最尊贵,一般由储君担任。 左贤王以下,则是左谷蠡王、右贤王、右谷蠡王。以上四王被称作“四角”。 四角之下,则是左、右日逐王;左、右温禺鞮王;左、右渐将王,号为“六角”。 四角和六角,是单于同族,有权继承南单于之位。 其大臣贵者左贤王,次左谷蠡王,次右贤王,次右谷蠡王,谓之四角;次左右日逐王,次左右温禺鞮王,次左右渐将王,是为六角;皆单于子弟,次第当为单于者也。--《后汉书南匈奴传》 异姓大臣,按地位高低自上而下,分别是左、右骨都侯,左、右尸逐骨都侯,其余则冠以“日逐”、“且渠”、“当户”诸官号。 西汉飞将李广曾擒获匈奴当户,因此给长子起名“李当户”。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A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APP。 异姓大臣:左右骨都侯,次左右尸逐骨都侯,其余日逐、且渠、当户诸官号,各以权力优劣、部众多少为高下次第焉。--《后汉书南匈奴传》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app爱读小说阅读最新章节。 (李)广三子,曰(李)当户、(李)椒、(李)敢,皆为郎。--《汉书李广传》 于夫罗是南单于之子,当时出任左贤王。 在南单于“虚位”的背景下,于夫罗属于王庭之中的头面人物。 这里需要特别谈一谈于夫罗的头衔问题。 《后汉书南匈奴传》称于夫罗为右贤王; 但同传又称南单于曾遣左贤王助战汉廷; 结合王沈《魏书》记载的“中平中,发匈奴兵,于夫罗率以助汉”的描述看,可知这里的左贤王就是于夫罗。 中平中,发匈奴兵,于夫罗率以助汉。--王沈《魏书》 灵帝诏发南匈奴兵,配幽州牧刘虞讨之。单于遣左贤王将骑诣幽州。--《后汉书南匈奴传》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