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四章 汉亡于何处,势猛如破竹上 (第3/3页)
学”。尤其是诸子中的兵家与法家。 他甚至亲笔为《孙子兵法》做注,还撰写《孟德新书》。与“世传家学”的儒教子弟,呈现出完全相反的特点。属于非常典型的寒门特征。 (太祖)自作兵书十余万言,诸将征伐,皆以《新书》从事。--王沈《魏书》 《续孙子兵法》二卷,《兵书略要》九卷,均魏武帝撰。--《隋志经籍志》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曹魏三祖,即魏武、文帝、明帝祖孙三代,是非常典型的“法家政治”。 其呈现出明显的“王霸杂揉”特点。 特别要强调,诸子中的法家,与今日的“法制精神”完全无关,其讲究“法治”。 此“治”不同于彼“制”,“法治”讲究的是御下之道、集权之术。 寒门重用法家,是必然现象。 这在吴蜀两国同理。 刘备、诸葛亮也是法家的狂热追捧者; 孙策、孙权亦然。 关于君主“儒、法”的选择倾向,可以从以下角度解释。 法家主张集权,搞君主专制。这当然会损害士大夫的利益。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儒家讲究“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因此会分割君主的权力。 而这,恰恰便是曹操与袁绍的不同之处! 以“士族代表”类型的军阀为例。 如袁绍、刘璋等人,虽然强盛一时,但派系四分五裂,勾心斗角; 大族横征暴敛、君主亦无力制约。 换言之,并不是袁绍、刘璋选择了“共治天下”,而是大族选择了袁绍、刘璋做“世家的代表”。 此时,军阀不过是门阀的傀儡。 曹操、刘备等寒门出身的次等军阀,早期并无士族助力,而靠武力为依托,逐步发展。 因此发迹之后,其人可以较少受到大族的掣肘。 一言蔽之,袁绍刘璋的“行王道”看似是人心所向、时势所趋,实际是作茧自缚。 塔读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而曹操、刘备“行霸道”虽然初期举步维艰,但之后受到的阻挠亦少。 虽然袁绍与曹操类似、亦喜游侠之事,但汝南袁氏有传家经学(《孟氏易》),且袁绍本人比较重视个人声望(见许邵故事),能够“矫情自饰”。 所以其人与曹操这种“游猎无度、飞鹰走马”的暴发户子弟,有明显区别。 何况袁基作为汝南袁氏嗣子,其人学问、德行确实值得当时称道。 同郡袁绍,公族豪侠,去濮阳令归,车徒甚盛。将入郡界,乃谢遣宾客,曰:“吾舆与服(盛装的衣物马具)岂可使许子将(许邵)见?”--《后汉书袁绍传》 注意:许邵是“清谈臧否、褒贬人物”的名士。 袁绍不希望自己的奢华给许邵留下坏印象,影响个人声誉。 综上,寒门与士族最根本的不同,便是对传统不甚重视、于礼法也甚为轻薄。 士族奉行儒家的“经明行修”,对寒族基本不管用。 总之: 塔读小~。>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文帝、明帝沿袭魏武之道,王霸兼杂,鞭挞宇内,始终没有彻底儒化。 其婚姻贵贱、个人爱好、素质修养与执政方式,无一不是寒门特点的体现。 反而是儒化后的三少帝,权柄下移、威权日去,终被奸臣篡国。这就是讽刺至极的故事了。 霸道令其生,王道令其死。时也命也!云垂赏竹涛的汉末雄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