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九章 诡谲难揣度,豪壮终得获3 (第3/3页)
。费阅&读!m.zwWX.ORg 何皇后也因此陷入孤立无依的窘状。 其时,彼时距离董太后之死,不过数月时间。 董卓上洛后,对何太后与刘辩这对儿孤儿寡母十分轻蔑,先借口何太后“逆妇姑之礼”,褫夺了她的垂帘大权; 随后,董卓又借口刘辩“暗弱”,废黜了他的皇帝之位。 百僚大会,(董)卓乃奋首而言曰:“大者天地,其次君臣,所以为政。皇帝暗弱,不可以奉宗庙,为天下主。”--《后汉书董卓传》 何太后得势时,可以恣意残害婆婆,而满朝噤声; 何太后落难时,残害婆婆便成了自己的“罪状”,同时成为董卓擅权废立的“名分”。 刘辩被废的借口,更加荒谬。 董卓称刘辩“暗弱”,称刘协“贤明”,因此“废昏立明”。 但讽刺的是,彼时的刘协年仅九岁,难辨贤愚。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当然,本书中刘协似贤实愚。 (董)卓与(帝)言,(帝)不能辞对;与陈留王(指刘协)语,遂及祸乱之事。(董)卓以(陈留)王为贤。--《后汉书董卓传》 更何况在董卓口中,“每念灵帝,令人愤毒”,他还表示“刘氏种不足复遗”,又有何理由要立灵帝幼子刘协呢! (董)卓欲废帝,谓(袁)绍曰:“皇帝冲闇,非万乘之主……卿不见灵帝乎?念此令人愤毒!”--《献帝春秋》 董卓呼(袁)绍,议欲废帝,立陈留王。是时绍叔父(袁)隗为太傅,(袁)绍伪许之,曰:“此大事,出当与太傅议。”(董)卓曰:“刘氏种不足复遗。”--《魏书袁绍传》 董卓甚至无耻地说出,刘协是董太后所养,与自己“有同族之亲”。 实际董太后是冀州河间人,董卓是凉州陇西人,根本不可能存在亲属关系。 (董)卓以(陈留)王为贤,且为董太后所养,(董)卓自以与(董)太后同族,有废立意。--《后汉书董卓传》 可见董卓擅行废立,实际是为了杀人立威,同时挟“拥立天子”的功劳,独擅朝纲。 彼时的董卓,麾下“八种西羌,壮夫震栗”,又先后吞并了何进、何苗与丁原的部曲,威势熏天,群臣莫敢忤逆。 首发&:塔>-读小说 天下之权勇,今见在者不过并、凉、匈奴、屠各、湟中义从、八种西羌,皆百姓素所畏服,而明公(指董卓)权以为爪牙,壮夫震栗,况小丑乎!--张璠《汉纪》 即使拥有如此强横的实力,董卓为了废立之事,依然苦心编纂了诸多借口…… 虽然这些借口荒诞不经,但荒诞不经的名分,那也是名分不是? 董卓出身边地,“习于夷风”,乃至被称作“羌胡之种”。在东汉士大夫眼中,他大抵是个没有规矩的人。 (董卓)以妇女与甲兵为婢妾。至于奸乱宫人公主。其凶逆如此。--《魏书董卓传》 但入了京都之后,没有规矩的董卓,也不得不效仿起士大夫阶层的规矩,为自身的荒唐行径,寻找大义名分。 以东汉末年何、董两代外戚的覆灭史来看,实力与名分,可谓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权力斗争固然以“实力”为依托,但又不全凭实力;在实力之外,必须笼罩上一层“名分”的面纱。即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 这一点并非东汉独有,二十五朝皆如是;甚至并非中国独有,西方亦然。 比如臭名昭著的十字军东征,干的是杀人放火的勾当,口中却宣称在贯彻上帝的意志…… 塔读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仿佛有了这般自欺欺人的借口,对异教徒的圈圈叉叉及烧杀,便具备了不可撼动的合法性。 呵呵! 某人洗白鸦片战争… 拜托!鸦片战争本质上与十字军东征有何区别? 所谓自由贸易…我了个姥姥!那不也是扯犊子的名分嘛!我呸! 所谓的名分,不过是实力者对“不合理法之行径”的自我辩护。 举例而言,魏帝曹髦即位之初,是“神明爽俊,德音宣朗”的良才; 而曹髦被弑之后,则成了“丑逆不道,性情暴戾”的狂徒,前后判若两人,可知全出于司马氏的污蔑。 (高贵乡)公神明爽俊,德音宣朗。罢朝,景王(司马师)私曰:“上何如主也?”钟会对曰:“才同陈思(指曹植),武类太祖。”--《魏氏春秋》 所谓的大义名分,不过烟花柳巷处之遮羞之布,秦楼楚馆间之贞节牌坊耳! 塔读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诸君若想了解袁绍、袁术及公孙瓒之间的恩怨情仇… 欢迎留言。云垂赏竹涛的汉末雄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