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章 莫道不念君,人比黄花瘦 (第4/4页)
(兖州东平)、曹操(豫州沛国)、许攸(荆州南阳)、逄纪(荆州南阳)、何颙(荆州南阳)、淳于琼(豫州颍川)等。 不难看出,虽然对袁绍而言,河北系与颍川系均是新人,但河北集团作为冀州的土著势力,实力明显要强于颍川集团。 那么,在宗法社会“立嫡以长”的制度下,河北系党附幼子袁尚,却抛弃长子袁谭,理由何在呢? 理由其实很简单。 因为袁谭被袁绍出继给了亡兄袁基,因此在宗法关系上,袁谭是袁绍的侄子,丧失了继承权。 审配献书于(袁)谭曰:“……昔先公(袁绍)废绌将军(袁谭)以续贤兄(袁基),立我将军(袁尚)以为適嗣,上告祖灵,下书谱牒。”--《汉晋春秋》 有鉴于此,袁谭坐拥“年龄优势”,却无法获得河北集团的支持。 其人只能退求其次,寻求颍川集团的帮助。 所以袁谭之败、逄纪之死的元凶,已经呼之欲出。 曹操北征冀州时,袁谭屯驻魏郡黎阳,身处前线重镇。 首发&:塔>-读小说 但袁尚却“少与谭兵”,实际是落井下石,期待袁谭被曹操所杀。 (袁)谭自称车骑将军,出军黎阳。(袁)尚少与其兵,而使逄纪随之。--《后汉书袁绍传》 不仅如此,袁尚还派遣逄纪为袁谭监军,密切监视兄长的行动。 袁谭“求兵不获”,激愤之下杀掉逄纪,与袁尚翻脸。 (袁)谭求(袁尚)益兵,审配等又议不与。谭怒,杀逄纪。--《后汉书袁绍传》 如果仔细观察,会发现彼时(202)的袁尚,不过幼弱之主,他派遣逄纪为袁谭监军,恐怕未料到有此结果。 袁尚的年龄很轻,虽然没有明确的生年记载,但有诸多例证可以佐证其年龄范围。 其一是初平元年(190)袁绍与韩馥谋立刘虞时,使人劝说曹操“今袁公势盛兵强,二子已长”。 所谓二子,指的是袁谭与袁熙。 可见彼时的袁尚,年龄“不长”。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太祖大笑曰:“吾不听汝也。”(袁)绍复使人说太祖曰:“今袁公势盛兵强,二子已长。天下群英,孰逾于此?”--王沈《魏书》 其二是建安四年(199)冬,刘备出奔徐州,牵制了曹军主力。 五年(200),曹操东征,田丰建议袁绍袭击许县,但袁绍“辞以子疾,不许”。 建安五年,太祖自东征(刘)备。田丰说(袁)绍袭太祖后,绍辞以子疾,不许。--《魏书袁绍传》 彼时的袁谭已经出镇青州,袁熙出镇幽州,只有袁尚与袁绍留镇冀州。 此处的“子”无疑指袁尚。 (袁绍)出长子(袁)谭为青州,又以中子(袁)熙为幽州,甥高干为并州。--《魏书袁绍传》 可见袁尚当时(200)的年龄应该不会很大,免疫力还不完善,经常“患疾”,应该还处在少年阶段。 换言之,幼主袁尚,不可能有如此险恶的计策与伎俩。 因此真凶另有其人。 塔读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逄纪之死的真凶,就是审配。 证据相当确凿。 正是因为审配在后方拒绝给袁谭增兵,才导致逄纪在前线被杀。 而且审配在逄纪死后,还给袁谭写信,称逄纪为“凶臣”。 不仅如此,审配还骂辱逄纪“曲辞谄媚,交乱懿亲”; 最后,其人将袁谭杀害逄纪的行为,定性为“干得漂亮”。 (审配曰)是时凶臣逄纪,妄画蛇足,曲辞谄媚,交乱懿亲。将军(指袁谭)奋赫然之怒,诛不旋时,将军亦奉命承旨,加以淫刑。--《汉晋春秋》 不难看出,审配高度肯定了“袁谭杀害逄纪”的行为,完全不顾逄纪与自己的同僚之情。 如此,逄纪之死的真凶究竟何人,一目了然。 袁氏兄弟之所以内斗,原因很简单,他们实力太强了!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袁氏本兄弟相伐,非谓他人能间其间,乃谓天下可定于己也。--《魏书辛毗传》 那么问题来了,审配为何要害逄纪?甚至不惜以黎阳失陷为代价? 下一章,咱们继续讲。云垂赏竹涛的汉末雄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