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雄风_第五十一章 反覆名藉藉,一朝天下知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一章 反覆名藉藉,一朝天下知5 (第3/5页)


    但因有兽皮水靠和竹蒿,兵卒们很快便重新爬上木排。

    因此,张辽这支奇兵虽一路惊险万分,却未出现非战斗减员。

    待入夜时,西南方高耸的安邑城墙便在灿烂星光下遥遥在望。

    此处涑水流速,已明显缓慢许多。m.zwWX.ORg

    张辽率兵卒们靠岸后,将木排拽到岸旁,下令全军休整。

    观察着远处漆黑一片、寂静无声的安邑城,张辽嘴角上扬。

    塔读^小说更多优质免费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作者题外话】:两汉万户以上大县为令,万户以下小县为长。按标准五人一户来算…大县也大不到哪儿去。

    汉末的县,辖境比如今的县大。

    所以,杨县长,其实就是杨县县令。

    东汉的幕职官,与两宋、明清幕职官是两个概念。

    沔水之战徐晃一战成神,被曹操誉为周亚夫。

    由于赵旻计策成功,张辽要神兵天降。

    接着上一章,继续为您说。

    上一章,咱们了解到,魏讽是曹操老乡。在汉末三国,老乡这个乡党,与族亲类似,反叛的可能性极低。

    这也是诸侯创业时,招募部曲都从自己家乡招募的原因,忠诚度高嘛。

    曹操就是典型的反面教材。

    本小。说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APP

    遑论魏讽案的“人为捏造痕迹”非常明显,官方说辞完全站不住脚。

    (魏)讽潜结徒党,又与长乐卫尉陈祎谋袭邺。--《世语》

    上述说辞纯属扯犊子。因为时间、地点、人物完全对不上。

    首先是魏讽。

    魏讽逆案发生在建安二十四年(219)九月,案发地点在邺县。

    邺县属魏郡,魏郡属冀州。这里是曹操大破袁尚(204)之后的新治所。

    其次是陈祎。

    按记载,魏讽同党陈祎是“长乐卫尉”,可知是在许县。

    许县属颍川,颍川属豫州。卫尉与执金吾分典宫城内外治安,所谓的“长乐卫尉”,实际就是长乐宫的警卫主管,负责保卫天子与皇后的人身安全。

    因为曹操实行“霸府”与“朝廷”分置两方的策略,天子居于许县,曹操住在邺县,所以曹操平时并不与天子相见。

    本小。说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APP

    然而,当魏讽与陈祎“勾结谋反”时,曹操既不在邺县,也不在许县,而在长安。

    长安属京兆,京兆彼时属雍州,距离冀州、豫州十万八千里。

    更值得注意的是,曹操并不是在建安二十四年(西历219)九月才跑到长安去的,而是在建安二十三年(218)七月便离开邺县,前往长安。

    (二十三年)秋七月,(曹操)治兵,遂西征刘备,九月,至长安。--《魏书武帝纪》

    而且自从建安二十三年(218)九月至建安二十五年(220)正月,曹操始终在长安与洛阳之间徘徊,再未返回邺县,最终病死在洛阳。

    换言之,曹操远在天边,身在邺县的魏讽,与身在许县的陈祎,却有谋反之举。

    如此荒谬的记载,可谓漏洞百出。

    且魏讽身为曹操的沛国老乡,得到破格提拔,乃至“名重当世,倾动邺都”;

    魏讽感激还来不及,谋逆作甚?

    陈祎则是长乐卫尉,天子近卫。

    本小。说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APP

    按《后汉书》记载,宿卫汉帝者,都是曹氏勋戚子弟。

    自(献)帝都许,守位而已,宿卫兵侍,莫非曹氏党旧姻戚。--《后汉书皇后纪》

    可见记载甚少的陈祎,很可能也是谯沛人,甚至可能干脆就是曹操的亲戚。

    这样的出身,又有何谋逆动机?

    可见所谓的“魏讽勾结陈祎谋逆”,纯系胡言,不可置信。

    那么问题来了。

    魏讽谋反…这幌子底下,隐藏着什么秘密呢?

    上一章提过:

    其一是在关羽北伐(219)的背景下,打击具有“荆州背景”的曹魏士人。

    其二是曹操在暮年,替储君曹丕肃清外患,即曹植党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