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七章 志士抒壮心,仁人壁千仞上 (第4/4页)
士)兵权,孟岱(河南士)分割审配(河北士)兵权之类的事件更是屡见不鲜。 考虑到袁绍集团的将校、谋主在《魏书》中均无独立列传,其忿争不和之记载却屡见史册,可知两大阵营的攻讦陷害,乃是袁绍集团中一以贯之的主旋律。 河南、河北两派成因: 从根源上说,它源自彼时的任官制度,即东汉的“三互法”。 “三互法”最初禁止本地人在本地任官,后来扩大回避范围,令“婚姻之家及两州人不得交互为官”。 其主要目的在于防范地方的宗族势力与官僚势力相勾结,这一制度在后世有一个更加通俗的名称,即任官避籍。 塔读@告^在线免。费阅&读! 在上述案例中,曹操的做法与韩馥相似,即依靠同乡维护其统治。刘备的做法则与袁绍相类,他们由于早年颠沛,远离故土,因此更加青睐于任用籍贯各异的元从集团进行统治。 其中,孙策家族的情况最为特殊。这一家族虽然籍贯扬州吴郡,但发迹于淮泗地区,围绕在身边的也多是江北人士; 因此孙策东渡时,不似归乡之举,反而更似外来势力的征服战争。 关于这一问题,田余庆在《孙吴建国的道路》一文中有详尽论述,兹不赘述。 (孙策)始得规划渡江。而这支余兵,江东人视为外来异类,力加排斥。--《孙吴建国的道路》 其中,袁绍麾下南阳人属于河南派。 因为汝颖宛洛(汝南、颖川、南阳宛城、洛阳)并称为中原腹地。 汝、颍、南阳,上采虚誉,专作威福;甘陵有南北二部,三辅尤甚。--《续汉书五行志》 有鉴于此,南阳出身的逄纪、许攸,与汝南出身的袁绍,在洛阳时成为“奔走之友”,最终共赴冀州,渊源即在于此。诸人虽然籍贯相异,但存在相似的文化背景,因此便存在合作的基础。 从可见记载看,袁绍集团中的南阳士与颍川士的利益诉求高度相似,他们在对抗河北士人的斗争中更是同气连枝,这无疑属于出身、文化背景使然。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A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APP。 此事极为寻常。 在乱世,若任官不避籍贯,以土人治土人,最终必然导致地方割据,甚至流官在任时间稍长都可能埋下割据隐患。 若任官避籍,以流人治土人,又必然将导致统治集团内部的派系分化。 不同群体间相异的利益诉求,导致这一现象成为宗法专制社会中难以解决的痼疾。 再来看看袁绍对待河南、河北集团的政治态度: 虽然诸书未曾明言,但从《绍传》记载来看,袁绍对待集团内斗其实存在明显的立场倾向,即扶持河南士,限制河北士。 理由不难理解。 袁绍是豫州汝南人,属于河南士人;其幕府中的河南人,或为韩馥旧部(多为颍川人),或为袁绍在洛阳时代的旧友(多为南阳人),或为其宗族姻戚(多为汝南人),三者均属流寓之士,在河北地区不具备根基,因此必须给予额外关照,否则便会被土著势力吞灭。 袁绍的行为并非孤例。孙策、孙权扶植淮泗集团抗衡江东土著;刘焉扶植东州集团(三辅、南阳人)对抗益州土著,刘备扶植荆楚集团对抗川蜀土著,均属此类。 时南阳、三辅民数万家,避地入蜀,(刘)焉恣饶之,引为党与,号东州士。--《华阳国志》 塔读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从史料所见,袁绍虽然对冀州的豪强魁首多有延揽、拉拢之举,但在河南、河北集团发生冲突之时,袁绍几乎无一例外,每次均站在河南集团一边。 本章先讲到这里,下一章咱们以审配、田丰、沮授、张郃四人为例,分析袁绍的立场倾向。 今日起恢复两更,第二更11点左右奉上。 云垂赏竹涛的汉末雄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