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二章 得子伯,获益多下 (第3/4页)
李唐亦然。 神州农耕社会时期,凡是工商业发达的时代,即便国内矛盾重重,国力也不会太弱。 赵旻要想拼出个未来,就必然要将丝绸之路重新趟一趟,虽然贵霜帝国如今不可一世。 有些短? 咱们再聊聊… 咳咳,咱们不聊袁董事长和曹老板了! 这一章既然提到了政治制度,咱们便聊聊尚书台。 尚书台在两汉三国占据重要地位。魏晋时代的尚书台“兼统内外”,尚书令、尚书仆射取代三公,成为实际意义上的宰相。 为了制衡尚书系统,秘书(中书)系统也随之出现,历史因此走向了新一轮的循环往复。 尚书诞生于秦汉之际,最初是在殿中负责启奏、传递、保管文书的文秘人员。 塔读@-读小说 照此描述,“主客尚书”的职能与大鸿胪类似,而“三公尚书”的职能与廷尉类似。可知尚书这一机构,不仅分割了三公的权力,也削弱了九卿的权力。 至东汉光武帝时,又将“主客曹”分为南主客曹与北主客曹,加上西汉的尚书五曹,合为六曹。 世祖(刘秀)承遵,后分二千石曹,又分客曹为南主客曹、北主客曹,凡六曹。--《续汉书百官志》 随着时间发展,尚书台的权力越来越大,人员越来越多,细分功能也越来越完善,逐渐成为实际意义上的宰相府。学者仲长统便直言“虽置三公,事归台阁”。 虽置三公,事归台阁。自此以来,三公之职,备员而已;然政有不理,犹加谴责。--《后汉书仲长统传》 至于三公九卿,则沦为荣衔,成为名士勋臣离休养老的职位,被视作“备员”。 《宋书》援引的东汉名士应劭言论,则更为露骨。其直言“尚书令总领纲纪,无所不统”。 应劭《汉官》云:“尚书令、左丞,总领纲纪,无所不统。仆射、右丞,掌禀假钱谷。”--《宋书百官志》 有鉴于此,在《三国志》中出现的绝大部分三公九卿,均无实权。少数例外是东汉的前为司空,后自任丞相的曹操;蜀汉的丞相诸葛亮。 当然,还有董卓老贼和司徒王允。 塔读@告^在线免。费阅&读! (陈)祗又以侍中守尚书令……上承主指,下接阉竖,深见信爱,权重于(姜)维。--《蜀书董允传-附传》 换言之,一个臣子只要掌管了“尚书事”,无论他居于何职,都等同于真正的宰相。 这里谈一谈录尚书事、领尚书事、平尚书事三者之间的关系。 “录尚书事”与“领尚书事”的含义完全相同。只不过西汉习惯于写作“领”、东汉习惯于写作“录”。 尚书有录名,盖自憙、融始。亦西京领尚书之任。--《通典》 “平尚书事”的含义则相对复杂。 “平”的第一重含义是探讨斟酌。即收集上奏文书,提出初步的处理意见,以供皇帝参考。 平即评,属于两汉职官中常见的前后缀。比如廷尉下属的副官“廷尉平”,便有类似职能。 注:廷尉下属副官为廷尉监、廷尉正、廷尉平。 “平”的第二重含义是代理。如果“录(领)尚书事”的权臣不在朝中,便由“平尚书事”的人员代替其执掌朝政。 塔读小~。>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注:见黄惠贤《蜀汉尚书台之归纳与评议》。 举例而论,蜀汉延熙七年(244),大将军费祎前往骆谷迎击曹爽,镇南将军马忠则前往成都“平尚书事”。 七年春,大将军费祎北御魏敌,留(马)忠成都,平尚书事。--《蜀书马忠传》 由于当时费祎与姜维“共录尚书事”(见前文注引《姜维传》),因此在费祎等人不在朝中的时候,身在成都“平尚书事”的马忠,便充当了代理宰相。 蜀景耀四年(261)卫将军诸葛瞻与辅国大将军董厥“平尚书事”,而大将军姜维则“录尚书事”。 景耀四年,(诸葛瞻)为行都护卫将军,与辅国大将军南乡侯董厥并平尚书事。--《蜀书诸葛亮传-附传》 有趣的是,“录尚书事”的姜维当时正在沓中屯田避祸,不敢返回成都;因此“平尚书事”的诸葛瞻与董厥,才是实际意义上的宰相。 从这个角度看,权臣即使加了“录尚书事”的头衔,也必须呆在朝中才能执行“录尚书事”的职能。一旦离开国都,其头衔所附带的权力也便随之废止。 不难看出,尚书机构的“内朝”色彩相当明显,他们必须呆在中枢,才能发挥作用。 咱们再来谈一谈秘书、中书和尚书这三个书的关系和矛盾。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秘书”最初指宫廷秘藏图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