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两百四十一章 整合资源 (第1/2页)
历史上关于张居正的一条鞭法,争议很大。 比较有公论是,一条鞭法在东南沿海,江南各省,还算是一条良法,因为海贸的缘故,全球的白银都往这走,因此白银不缺。百姓用铜钱换银,很方便,不至于被商家坑得很厉害。 但在西北内陆各省,白银相对较少,百姓拿铜钱换银,就要吃大亏了。 因为有这一条鞭法的政策在,故而林延潮开在东南沿海的倾银铺,虽说赚不到太多钱,但也不至于说亏本就是。 主要倾银铺是林延潮,让自己家族涉足商业的一个试水,另外与陈振龙,陈行贵等海商,搭起来一条线,人情是会用完的,共同利益才是长久的。 这件事以前不敢作,而现在自己身为举人了,属于体制内的人了,可以撑保护伞了。 林延潮提出开倾银铺后,三叔有些犹豫,这个犹豫是正常的,好比本来只想要开杂货铺的人,叫你突然专业去开银行。这一下也太高端了,底气不足。林延潮听了三叔顾虑后,当下安慰三叔,此事他是要打算扶上马再送一程的。 既是如此,林延潮决定出面,他要做的也不是太难,只是将手头上的资源进行整合一番。 于是林延潮去陈行贵家中谈了这事,眼下陈振龙仍在南洋找地瓜,陈行贵做不了主,故而就找上了十三叔。 十三叔风采依旧,见了林延潮道:“没料到你竟成了解元了。以后看来还要中进士,我们陈家是要仰仗你了。” 林延潮笑着道:“哪敢,我此来是有事,请十三叔帮忙。” 说着林延潮与十三叔谈了开倾银铺的想法。 十三叔道:“换了别人我是断不会答允的。因为我们陈家也有自己的道道销银,但道多了不嫌少,多一个也无妨。我可以给你们做主,给你三千两银子,不过需三成股份就是。” 林延潮道:“可以,三千两三成不多。那银铜怎么换?” 十三叔想了下道:“七百钱换一两银子如何?” 林延潮心想。当时银钱比差不多是在八百至九百间浮动,自己若是面对百姓收铜,定在九百钱一两,这还不算火耗,那么其中利润就很可观了。 但林延潮仍是道:“太贵了。” 十三叔皱眉道:“那就六百九十钱,这是最低了。” 林延潮笑了笑。不要怀疑这些海商的盈利模式,明朝是银贵铜贱,一来是因为经济高度发展,需求白银日多,二来银矿不多,大明全国除了云南有银矿,其他地都没有。 但当时的日本却正相反。是银贱铜贵。 同时期的日本战国,有着如石见银山等大银山,产银量达到世界三分之一,但是日本却偏偏没什么铜,没有铜也就算了,还铸钱工艺又差。战国大名们发行各种劣币实在不堪,故而对明朝铜钱需求量一直很大,在关西大名里。明朝的永乐通宝属于硬通货(关东距明朝太远了)。 日本人对永乐通宝喜欢到什么程度呢?同时期的战国霸主织田信长的旗印就是永乐通宝三枚! 织田信长正是于明朝隆庆三年时,公布法令,一枚永乐通宝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