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69章 这么快就来了 (第2/2页)
,现在问他,就想等他亲口说出来,索性将计就计道。 “对呀,一旦你们蛮族百姓人人有了水池之后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 “一个游牧民族,和我们农耕民族一样定居,那么就失去了游牧民族的本性,而整个游牧民族又和我们农耕民族不一样,却是没有赖以生存的土地的”。 “因为他们生活的地方有了水源,那些老百姓又不愿意,也不想迁移,那么你们这个民族就这样毁了”。 其实英杰说的这个是从云凡那儿得到的结论,也是云凡告诉他的。 云凡这样说不是危言耸听,大谈阔论,而是有史可依的。 在我华夏历史当中,从战国时期开始,北方游牧一直是华夏大地的最大威胁。 秦汉时期的匈奴,隋唐时期的突厥,宋,明时期的蒙古,直到清朝时期这个问题才得以解决。 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也很简单,伴随着喇嘛教的传入,清朝政府在蒙古各地建立了喇嘛教,以稳定人心,从此之后,北方的游牧民族便一蹶不振。 在清朝统治的二百多年里一直没有威胁到中原王朝的统治。 同样的道理,水池子也能起到这个作用。 有了水池子之后,蛮族所有百姓就会以水池子为依托,根据水量和雨水,水草的多少来饲养牲畜,不在乎为了水草和水源而迁移。 使得蛮族百姓慢慢的分化,失去游牧性,慢慢的居住下来,没有了游牧民族特有凝聚力。 起初哲台是不在意的,但听着听着,就感觉到了不对劲。 所谓杀人诛心,什么是杀人诛心,看着就是杀人诛心呀。 如果真如英杰所言,云凡就可以轻易的雄居草原几百年的蛮族土崩瓦解,毁于一旦。 当然,英杰把这个问题作为他的绝招,最后说出来,就是为了赢得他的心理认同感。 有了心理认同感后,这个东西比任何物质的东西要更加的珍贵。 前期做了那么多的铺垫,待拿出杀手锏之后,如果哲台还是无动于衷,那么此次凉州的危机就更加深远了。 “此时还的我去和大汗商议”。 听了英杰的说辞后,哲台一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但为了能够更加理性的面对如此机遇,便选择了和英杰辞行。 看到哲台的言行之后,英杰还是有些失望的,心想还是自己的口才存在不足,没能真正的说动哲台。 当时,当云凡把他的计划和英杰叙述了一遍之后,英杰都被云凡说动了,但是现在哲台却没有被他说动,一时心里难免失落。 从而也从另一个方面找到了差距,找到了和云凡的差距。 而在另一边,当秦瑞赶到甘南后,他没有想到李凌也是紧随其后。 这时的秦瑞听到李凌已经率领大军来到了甘南城下之后,一边传令守军搬运守城器械,一边调兵驻守四门。 他自己则是来到了南门外,以查探李凌的动向。 然而,当秦瑞来到了甘南南门外时放眼望去,却为敌军的阵容和气势所折服。 心想,这样的军队,果然是大晟的精锐呀,自带气场,不怒自威。腾瀚育珠的乱世之庶民崛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