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了大明勋戚_204 封疆大吏(二合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204 封疆大吏(二合一) (第3/3页)

他看到孟安维给自己准备的仪仗时候,脸上的笑容多了一抹冰冷气息。

    这并不是说孟安维不敬上官,安排了很简陋的仪仗队伍,相反眼前的仪仗规模极其恢宏,不输省会巡抚的档次。

    最前面有吏役执鞭开道,往后有鸣锣吏役提醒路人回避,再后面就是浩浩荡荡十几面官衔牌,上面书写着沈忆宸在功名上的成就,以及任职过的官衔。

    队伍最中间是一顶标准的八抬大轿,哪怕不知官员品阶如何,单单这个架势就足以让人望而生畏。

    但问题是明朝乘轿的限制,是在明代宗景泰年间才松开。正统年间就算是二三品京官,乘轿都偷偷摸摸的只敢用二人抬,最多不过四人抬,八抬大轿至少京师没人敢用。

    除了这顶八抬大轿外,后面更是浩浩荡荡跟着上百人的队伍,让人简直不敢相信这是县城可以拿出的迎接水准。

    孟安维看到沈忆宸站在原地没动,还以为他是被这接待仪仗给震惊到了,于是上前讲解道。

    “佥宪,下官在半个月前收到吏部谕令,得知您要来山东治水,立马就命人准备好了接待仪仗。”

    “规模档次,全部都按照二品巡抚标准制定,决不让佥宪感到丝毫的怠慢!”

    原来山东巡抚仪仗是这样吗?

    沈忆宸心中有着一抹冷笑,他不由想到了出镇河南、山西两地的巡抚于谦。

    同样督政一方,于谦出行就靠着一匹马,连二人抬的小娇都没用过。

    难怪这么多年河南、山西天灾都能平稳度过,而山东决堤一路尸横遍野,从这里可见一斑!

    “孟县尊有心了。”

    “此乃下官分内之事,还请佥宪上轿。”

    孟安维满脸讨好笑容,在他看来沈忆宸很满意自己的安排。

    坐上这八抬大轿,不单单是仪仗规格用了巡抚的标准,就连开道棒锣,都用上了十一响,可谓极尽尊荣。

    从驿站一路前往县城,沈忆宸不时的掀开车帘,打量着外面的场景。相比较运河上两岸灾民遍地的景象,这一路两旁可谓“干干净净”,别说流民了,连乞丐都看不見一个。

    進入县城后,那更是熱闹非凡,身穿锦衣的各式人员在街道上来来回回的行走着,出出彰显阳谷镇的繁华富裕。

    “佥宪,阳谷镇乃兖州大镇,早在先宋就被设立为城关,至今有数百年的历史。而且紧靠黄河跟运河,乃连接南北的商业重镇,可谓百业俱兴。”

    孟安维向沈忆宸介绍着阳谷镇,某种意义上也是在宣扬着自己主政一方的功绩。

    沈忆宸乃京官外派,终有一天要返回京师的,如若能在他这里留下一个好印象,说不定就能抱得大腿一飞冲天。

    “看来孟县尊管理阳谷颇有政绩。”

    明面上沈忆宸赞扬了一句,内心里面却万分鄙夷。

    孟安维这是把自己傻子看待了吗?

    什么叫做过犹不及,这就是!

    没有流民粉饰太平还算可以理解,这是很多官员的常规操作。

    没有乞丐这点就有些离谱了,因为繁华如南北两京,街道上都无法避免乞丐的存在,更客况遭灾的阳谷县?

    真正侮辱智商的,是街道上这些人还身穿锦衣!

    两京百姓能身穿锦衣的,比例都十不存一,小小阳谷县能做到过半?

    孟安维要真有这等治理地方的能力,还需要呆在什么阳谷县,调任京师能直接把大明给带入后资本主义发展水平。

    當然,沈忆宸这时候不会揭穿,他想看看对方到底能演到什么时候。

    “下官愧不敢当,忠君爱民乃为官本分,一点小成绩罢了。”

    听到沈忆宸的夸奖,孟安维脸上有着一抹抑制不住的得意,他是真没想到京官这么好忽悠,简直过于降低难度了。

    就这样一路来到了县衙面前落轿,沈忆宸在孟安维陪同下从正门进入,只是还没等走入大厅,就听到了从身后传来了鼓声。

    听到这突然的鼓声,孟安维脸色可谓大变,因为这是摆在府衙门前的鸣冤鼓敲响的声音!

    自己粉饰了一路的太平,到底是谁敢在这种时候触霉头!无限循环的我成了大明勋戚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