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开局被当成了神仙_第14章 兴学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4章 兴学 (第1/2页)

    李世民两人走后。

    温轮来报“公子,学堂已经建设好了,待将配套的桌椅板凳搬进去,便可投入使用。”。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何杨在村委会建立以后,发现几大部门负责人,虽能按要求正常开展工作,但各部门之间、分管的小组之间,信息传达等工作,还存在口口相传的情况,出现传达错误的情况。文书记录方面,也还存在一些问题。

    鉴于目前村子大多数人还没有接受过教育,且村里大多孩童,在流民大量补充后,何杨也逐步停止对童工的使用。见这群孩子每日闲着无事,于是学堂成立的事情,便提上了日程。

    在何杨调动温轮修建学堂后,何杨也让李铁去长安城里,聘请愿意到终南村教授学童的教书先生。

    这段时间,李铁也物色了不少,但大部分人一听要到偏远山村教授孩童,哪怕何杨开出的薪资,每月高达100钱,大多先生还是拒绝了。

    要知道目前大唐的俸禄,八品、九品以2石5斗为一等,若无粟则以盐代禄。

    也就是说,八、九品官员一等俸禄也就每月也就350斤米,可以开出100文每月的薪资,基本媲美八品官员的月收入。

    可是现在的读书人,大多抱着“学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的理念,自认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读书人的气节,让他们宁愿饿死,也不愿找个事情谋生。

    当然,抛开这部分曰夫子(指读书读傻的人)之外,也有部分人自愿放下身段,为了生计愿意来山村教书的先生。

    跟随温轮验收完学校后,何杨便让人通知李铁,安排马车到长安,将愿意面试的夫子,接到终南村面试。

    关于学堂的修建,暂时无法修建多层教学楼。何阳参考了后世80、90年代,建设了一排普通的砖瓦房充当教室。虽然看上去简陋,但诸如操场、厕所、食堂等基础设施,还是一应俱全。

    根据村里孩童的年龄构成,何杨将暂时将班级分为初级班、中级班、高级班、成人班。

    初级班收录3~5岁的孩童,其培养时间最长,乃是何杨此后发展的中流砥柱。何杨打算将这部分人培养到高中乃至大学水平。

    中级班收录6~10岁的孩童,何杨打算将这部分人培养到初中至高中水平。

    高级班收录10~15岁的孩童,何杨打算将这部分人培养到小学至初中水平。

    成人班收录16岁以上,30岁以下的青年。则是利用晚上下班之余,作为夜校生到学校就读。

    何杨打算让他们满足基本读写要求即可,当然有天赋,有悟性,愿意学习的人,也可进一步再深造。

    同时,为了鼓励大家学习,何杨还特意设立了奖学金。每个班级前十名,有100文到10文不等的奖励,年级前十也有奖励。所教科目夫子根据课程平均成绩,也有相应的奖励。

    为了劝学,包括已经迁到终南村附近的流民在内,何杨给每个家庭发放了教育补贴,根据每个孩童年龄,每月1-5文钱不等。

    同时,在教材第一篇便抄录了《孙权劝学》,用以鼓励大家积极学习。

    教授内容,何杨准备先教授5门基本课程,即语文、数学、自然、思想品德、体育。

    使用的教材,在何杨确定要办学后,便亲自开始编写。

    语文课本,何杨按照后世小学一年级到三年级的教材统一进行编写,其内容涵盖了拼音、常用字、阅读理解、诗词等内容。

    数学课本,讲阿拉伯数字的用法以及“加、减、乘、除”基本算术规则、勾股定理、一元二次方程等内容。

    自然就比较实在了,将通俗易懂的科学现象,比如植物光合作用,气体燃烧试验等知识进行科普。

    思想品德方面,则是结合村子的一些规定,提倡大家讲卫生、懂卫生、爱国、敬业等内容。

    体育教育,除开常规的体育锻炼,何杨加入了准军事训练内容,即列队,站军姿,走正步等内容。

    在编制教材的过程中,因何杨使用毛笔对着电脑进行抄录,无意中触发了书法技能。

    何杨使用能量将书法升为精通,在惊喜之余,回过头将前面抄的丑字全部撕毁。炫技般的,使用各种字体,抄录每篇内容。

    当然何杨编写的教材只有一份,在没有时间印刷的前提下。何杨准备让应聘的教书先生自行誊抄,也算是对他们的一次考核。

    有马车接送,面试的教书先生来得很快。

    在新建的学堂里,何杨见到了前来应聘的教书先生。

    “见过各位先生。”何杨拱手拜道。

    “见过公子!”一众先生也是拱手见礼。

    来的时候李铁已经和他们交代了,眼前这位面相俊朗之人,便是终南村的主事人,也是众人此后的东家。

    见过众人后,何杨让他们逐一自我介绍一番。

    只见一个中年人率先走出来自我介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