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后妈咸鱼带娃日常_七零后妈咸鱼带娃日常 第111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七零后妈咸鱼带娃日常 第111节 (第2/2页)

  年轻士兵都是二十岁左右,本就是精力旺盛最躁动的年纪。

    可岛上除了寥寥无几的军嫂之外,哪有年轻姑娘?

    休息时,几句话撩起火,就能打起来。

    最严重的以此,差点因为一点口角发展成两个连的群殴。

    被路远征狠狠得罚了。

    再后来路远征跟石磊两个主官就加大了训练量,尽量消磨掉他们多余的精力,让他们没时间胡思乱想。

    只是这方法治标不治本。

    到了退伍年的士兵们,纷纷准备退伍。

    各连主官都去找他们谈过话。

    大家的理由出奇地一致,回家找对象。

    只有少数几个给的理由是觉得在岛上心里憋得难受,呆不下去。

    找对象这是客观存在的难题,暂时确实无法解决。

    那些不想继续留岛的,许问知道,这不是因为他们矫情。

    这种感觉确实很难受。

    他们每天每天的生活都高度重复,整日生活在巴掌大的地方,越是性格外向喜欢东跑洗跑在的人,在这里就越难受。

    那感觉大约类似一个人宅在家里不让出门。一天两天觉得很新鲜,一周也能忍。再时间长了,人就会觉得心里特别压抑,有时候会憋闷到心里发堵,人会没理由的烦躁。

    他们可以不怕敌人不怕死,但是可能会很难接受这种感觉。

    还有一件让路远征跟石磊,甚至是宋学勤或者军部头疼的是,岛上的人想离开,陆上的人并不想来。

    当然,一切服从命令。

    强制调人来肯定都得来,不让人走也绝对没人离岛。

    可强制解决不了根本性问题。

    许问想了想问路远征:“那建岛的时候能不能号召一些年轻女同志上岛?或者调些女兵过来?”

    “这样的话,大家都在这里安家,是不是就能解决一部分战士的个人问题?”

    路远征苦笑:“哪有那么多你这样觉悟高的女同志?再说填海造陆,开荒种田都是些力气活不适合女同志。

    如果调一部分女兵来,理论上来说是可以。只是如果男女兵成了对象,结婚,那得要孩子吧?孩子谁带?”

    “或者能把家里老人接来?”

    “谈何容易,老人但凡能干活的都在家挣工分呢!不能干活的,接了来怕是得反过来照顾老人吧?那太分散战士的精力。最重要的是,万一他们的孩子也成为冬生怎么办?”

    许问不说话了。

    冬生的父母,双烈士。

    凡事都有两面性。

    这样的父母让大家评价,自然都是舍身忘义的英雄。

    可对冬生来说呢?

    许问想了会儿,开口:“要不,多安排些活动?让大家的精神生活丰富一些,这样说不定会好些?”

    “精神生活?”

    “对啊!比如我们可以在岛上建个图书馆?每周按时放个电影?再买些排球篮球的,打个乒乓球台。这样即使不用加训练量大家也有事情做。”

    路远征点头:“不是不可以。不过,媳妇儿,我觉得这样效果可能不是很好。”

    根本性问题没解决。

    “倒也是。”许问皱起眉,沉思。

    想离岛,最大的原因是无法满足社交。

    不管是找对象,还是见家人,都特别难。

    陆上跟岛上的差别除了物质上的差异之外,缺乏烟火气,还有诸事不便。

    这里没有普通百姓,没有琳琅满目的商场超市。

    像路远征,他个人的日常消费不是烟就是酒。

    在岛上买条烟难着呢!

    许问有次见过一个休假回来的士兵,领着一个大大的编织袋,里面装的都是烟酒。

    不光自用,还有给战友们带的。

    还有,炊事班的饭虽然做的用心,每天不重样。那也只是每天,最多以周为单位还是得重复。

    再加上众口难调。

    有人喜欢这个菜有人喜欢那个菜。

    也许某顿饭里恰好没有一个喜欢的菜。

    干一天累活苦活,结果连饭都不是自己喜欢吃的,想买点自己喜欢吃的都难。

    晃一听是件不疼不痒的小事,日积月累下来就会让人很憋屈。

    许问想如果岛上有超市有饭馆就好了。

    超市还好弄一点,去岸上批发一船货物回来就能撑一阵子。

    但是饭馆什么的不好弄。

    食材不好供应。

    许问专心想着这些问题该怎么解决,一时没察觉在她肩颈上按压的大手,已经慢慢挪了位置。

    顺着她的脊骨往下,在腰间停留了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