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三章 便当慷慨奋进 (第2/4页)
刘小虎提出的这三条建议。 …… 头一条和第二条不必多说。 这两条建议,显然是刘小虎针对这次打田家坞堡产生的问题,提出的具有针对性的建议,是用来改进他们这支队伍在“攻坚”方面的不足之处的,虽没有什么创新,但正针对弊端。 如果说前两点是硬件改进的话,那么第三点就是软件智谋。 对於这个第三点,曹幹以为,很有可行性。 要知这董次仲、刘小虎,本乃是豪强的出身,就像董次仲和田交是旧识一样,他们和周边各县的豪强,好多都是有相当程度的关系的,要么一同求过学,要么曾为同僚,又或者是姻亲。 又同时,董次仲、刘小虎这类的家族,他们不是单纯以经业求功名的那种,他们与轻侠之流有着密切的交际,如董次仲这般名声大的,甚至整个东郡的轻侠都倾慕他。 综合这两条,也就是说,董次仲、刘小虎只要有心,肯拿出足够的回报,是不难在荏平也好、在他们本县也好、在周边各县也好,找到愿意做他们内应,并也有能力做他们内应的人的。 而只要能够找到这么一个合适的内应,里应外合之下,县城自也就完全可打了。 ——却则说了,既然内应不难找,为何打田家坞堡时,没找一个内应? 这是因为,田家坞堡和县城是两种不同的情况。 田家坞堡里边住的,不是田交的族人,就是田交家的宾客、徒附。 族人这块儿,田交是他们的族长,他的这些族人们不仅在经济上依赖他,种着他的田,并且在宗法上也受他的掌控,如此情形下,怎敢背叛他?如果真的有哪个族人敢背叛,那么就算是帮助义军打下了坞堡,这个族人在当地也压根立不住脚,会被人戳着脊梁骨骂死的。 徒附、宾客就更不必提了。 宾客相对太少,起不了作用。 徒附近似农奴,地位更卑微,又没有组织,莫说董次仲、刘小虎根本就没有想过去找徒附做内应,便是想了,又并且找到了一个两个徒附愿作内应,也压根没用。 县城则不然。 县城里边住的可不只是一姓一族之人,住的人很多、很杂。 这,就给了董次仲和刘小虎下手寻找合适内应的足够空间。 因此说,固然董次仲所言不错,县城的城墙比坞堡高,县城的守卒比坞堡多,表面看来好像是比坞堡难打,但刘小虎所言却也对,县城的内部其实却是要比坞堡的内部更容易被攻破。 …… 曹丰见曹幹沉吟摸髭的样子,像在思考什么东西,便问他,说道:“阿幹,你在想啥?” 曹幹回过神来,说道:“阿兄,我在想,刘从事的这三个建议都还是很靠谱的,按她的这三个建议行之,县城确是不见得就打不下来。”问道,“阿兄,董三老怎么说的?他仍不同意么?” 曹丰点了点头,说道:“听完了刘从事的这三条建议,董三老他还是不同意。” “为何不同意?” 曹丰说道:“董三老说,刘从事的这三条准备,听起来好像可行,但放到实际上,却不见得有十足的把握,就能凭此打下县城,而若不能的话,咱们现在总共也就两千多人,是经不起损耗的!万一伤亡过大,咱们好不容易拉起来的队伍、打出来的声势,可就一下子便会垮了。郡兵如果再趁机前来围剿,后果就会越发糟糕,这东郡,咱们就没有立足之地了。” 曹幹问道:“刘从事又是怎么说的?就此算了么?” 曹丰说道:“没有就此算了。刘从事听了董三老此话,便问董三老,不愿打县城,是不是因为觉得咱的人马太少?董三老说,是有这方面的原因。刘从事就拿了封信出来,给董三老看。” 曹幹问道:“拿了封信出来?什么信?” 曹丰说道:“这信是城头子路那边的刘诩写来的,信里边,刘诩提出,愿和咱们一起打县城。” 曹幹立刻就想起来了他求见刘小虎,请她帮忙买牛时,所见到的刘小虎正在写什么东西的这一幕,他想道:“却也不知,那时刘小虎写的,是不是给刘诩的信?” 转念一想,又觉得不是。 因为他是昨天见到的刘小虎在写东西,而今天刘小虎就在议事上拿出了刘诩的信,尽管此地离城头子路的地盘不远,但也不可能昨天的信,今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