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在八零年代搞钱 第119节 (第2/2页)
放着吧。”吴桂英说。 沈大国又给放回去了。 另一边。 沈夏把梁松送到火车站的时候,已经二点半了,今天是工作日,没什么人坐火车,沈夏跟梁松找了个空长椅,坐了下来。 梁松看着沈夏,“要不你回我一块回去吧。”他有些不放心。 沈夏问他:“怎么这么想?” 不是说了吗,过一阵再回去。 “你一个人住在筒子楼那边,我不放心。”梁松担忧。 他听吴桂英说了,沈夏以前有不少人追,像以前棉纺厂的男同志,还有隔壁村的大学生,还有……反正,挺多的。 梁松一想到自己有这么多情敌,就担心。 “筒子楼都住了人,隔壁邻居也近,有事喊一声他们就能听到。”沈夏笑,“等过一阵我妈那边弄好了,我就搬过去跟他们一块住。”如果在安市的话。 要是到京市,她就住自己的四合院。 没聊一会,就听到火车站播报员说车还有五分钟到站,让他们做好准备。 “火车快到了,去排队。”沈夏还想帮梁松提行李。 行李其实不多,就是吴桂英送来的那一袋东西重。 “我来。”梁松自己提,一手一个。 梁松上了火车。 沈夏在火车窗户下面,梁松探出头,“有事给我打电话。”他们把法院宿舍楼的电话告诉了沈夏。 “好!” 火车出发了。 沈夏挥着手,直到火车变成了一个小点,看不见了,她才把手放下来。 从火车站出来,原本想回家的,忽然想到公园那安装好的滑滑梯她还没去看呢,之前可是答应游主任,要去看看的。 去了公交站,看了一会站牌,发现没直达公园的车,到了济民路之后,还得走两站,才能到。 到了公园。 沈夏走了进去,本来还想找找滑滑梯装在哪了,结果发现压根就不用找,最热闹的那块地方就是。 滑滑梯得安在空地上,占地不小,而且,这顶挺高,鲜艳的配色,进公园一眼就能看到。 滑滑梯那边的人可真多啊。 沈夏都走不进去。 最里头的是玩滑滑梯的小朋友,外层是看孩子的家长。 尽管滑滑梯有三个滑道,可是对于小朋友来说,根本就不够分的。玩滑滑梯最多的就是四五岁的孩子,七八岁的上学去了,更小的一点,家长不敢让孩子玩。 再大一点的孩子,还是上学去了。 滑滑梯那边,欢笑声不断,偶尔夹杂着几个哭闹声。 人太多了。 要是周末,孩子会更多的。 沈夏先是在外头看了一圈,之后挤了进去,试了试滑滑梯的稳固性,摇不动,很稳。可是来这玩的孩子太多了,从她进来开始,就没停过。 得提醒一下游主任,最好是一周一检修,不然怕有风险啊。 回去的路上,沈夏直接对塑料厂的游主任打了电话。 游主任听到是沈夏的声音,特别高兴的跟她说:“民生报的记者找到咱们厂了,说要做个采访!为的就是滑滑梯的事!”这可是上报露脸的机会啊,有了名声,还了功绩,这厂长也果可以想一想的。 要是再往深的想,以后调到省里单位也是有可能的。 游主任想到这样的美事,眼睛都笑眯了。 “那恭喜了,游主任。”沈夏等游主任分享完喜悦,说起了另一件事,“我去公园看过了,很多小朋友都喜欢滑滑梯。”话头一转,“正因为太喜欢了,这玩的孩子特别多,游主任,我觉得得抓一抓检修的工作,最好每周都检修一次。” 以孩子们提供娱乐设施是好事,可万一是要出了什么事,那好事也会变成坏事。 游主任神色一紧:“这事我会注意的。” 孩子安全问题,那是最要紧的事。 沈夏提醒完,挂断电话,回家去了。 吴桂英在家,她在洗菜,看到沈夏,问,“怎么才回来?”不是三点的火车吗,送完人弄得再晚四点也该到家了,看看现在,都五点了。 沈夏说,“我去了趟公园。” 吴桂英擦擦手,想起来,“有你的信。”回屋去拿信了。 沈大国刚才出门了。 很快,吴桂英就把信拿了出来,一共六封,都递给了沈夏,“不知道谁寄的,也没写名字。” 沈夏也没想明白,谁会给她寄信呢。 折开看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