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33章 好久不见,还没死呢? (第1/2页)
皇城,西苑园林。 大明皇帝朱聪心情不错,带着几个太监在园林中散步,几个月前湖南巡抚谢得胜送来奏折,说辖内发现了两头白鹿,乃是天降祥瑞,如今两头白鹿已在草地上啃食,虽是深秋,园林中百花争艳,奇花异草,数不胜数,宛如人间仙境。 这是他修行的地方,也是他思考事情的地方。 太监赵铨来到园中,看到皇帝一人走在前面,后面服侍的太监远远跟在后面,也不敢上前打扰,直到皇帝看到他,才问,“赵铨,有何事?” 赵铨道:“太平公主前来送丹,正在养心殿侯驾!” 皇帝笑道,“都是自家人,让她过来,陪朕说会儿话!” 不片刻,太平公主身穿灰色道服,款款而来,她今日穿了一身灰色道服,薄施脂粉,穿木履,一根木钗将长长的秀发拢住,这身装扮,配上她倾国倾城的容貌,就宛如谪仙一般。 太平缓缓施礼,“见过皇兄!” 太平公主并不是兴献皇帝,也就是他父亲所生,而是他母亲明德太后之女,虽是同母异父,但他却很是喜欢这位听话、乖巧又忠心的妹妹,见他到来,笑道:“没有外人,又不在朝堂之上,不必多礼。” 两人来到凉亭,赵铨连上前以袖擦拭石凳上的灰尘,虽然这里一天不知擦多少次,但赵铨依旧坚持如此做,这也是他多年以来养成的侍候人的习惯。 只有侍候好了人,才能被人侍候。 这是一份殊荣,也是陛下的信任,而其他的小太监,只有远远候着的份儿。两人落座后,赵铨垂手弯腰,侍立一侧。 皇帝与太平话了一阵家常,又聊起了最近修行的心得体会,还有送来丹药等等,太平公主从小就学会察言观色,嘴巴又甜,既懂逢迎,又懂分寸,很快逗的皇帝哈哈大笑。 聊到中途,皇帝忽然想起一件事,问:“太平,凤凰岭一事,朱延还有下面那些人办得不错,内阁多次递折子上来,替他们请赏,都被我留中了,不过,这件事,终究还是要赏的。我们修道之人,无欲无求,讲究人心一个清静,但治国还得靠法制,赏罚分明,所以朕打算赏赐他们,只是要如何赏,不如你替朕拿个章程?” 太平闻言,连站起身来,垂首道:“陛下,太平一介女流,能在道观内为陛下炼丹,已是万分荣幸,又如何敢妄议朝政?” 皇帝道:“就当家事聊聊,不必拘束。” 太平想了片刻,笑着道:“太子在应天府三年,将小六部管理的井井有条,每日处理政务到深夜,据说还亲自去陇间地头,带领丈量土地、兴修农桑,成长得极快。回京之后,在陛下指导下,收回凤凰岭之事,当数得上是头功一件,此乃有谋;不久前又不惜犯险,一举擒获北周的箭手,此属有勇。才回来一个月,就已在百姓之中获得了不小的声望,如此有勇有谋,实则我大明之福,堪当大用,陛下怎么赏赐,都不足为过!” 太平公主一番话,将太子朱延夸到天上,满是赞溢之词,句句发自肺腑,似乎浑然忘记了不久前,还想要取他性命之事。 赵铨听在耳中,却是另一种感受。 这番话,看似赞美,但实则步步杀机,句句陷阱。在应天府,搞小团体,收回凤凰岭,占据“头功”,这将陛下置于何地?太子如此年轻,能力就这么强,以后若是有了权力,那还了得? 赵铨伺候皇帝多年,深知陛下脾气,虽看似不理朝政,但对手中的权力却是攥得紧紧地,又是把握权衡之术的个中高手,之所以让太子回来,就是因为太平公主在京城之中的影响力太大,连文官集团都无法与之抗衡。 按理说,太子回京之后,太平的权力被削减,必会心生忌恨,可是她却偏偏夸赞朱延,这让向来多疑的陛下,产生一种错觉,两人是不是暗中有所勾结,要将他这个“修道”皇帝架空? 这一招,不愧为高明之举。 果然,皇帝闻言,陷入沉思之中,良久才道:“朕本来考虑,将治河一事交于他去做,不过,最近他似乎对江湖之事感兴趣,前不久他呈上来的关于江湖新政之事,甚合朕意,不如将六扇门给他,让他总领江湖新政吧。” 太平笑道:“陛下圣明!” 要知道,在京城,办事得花钱,收买人心得花钱,要维系自己的权力,更要花钱,她贵为公主,深知金钱的能力,所以将她手下的人拧在一块,又让马儿跑得快,更要马儿有草吃。 水政与河道治理,朝廷一年拨款数百万两银,本是工部负责,工部尚书本就是太平公主一手提拔上来的人,如此大的一块肥缺,又岂能拱手让给朱延? 至于江湖新政,给他就给他,一群江湖草莽而已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