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二十九章 甄家太妃薨,大魏无间道! (第1/3页)
仲春时节,本该是生机初发。 禁宫大内,此时却满是萧杀。 因为,景顺帝的生母,甄家老太妃。 薨了。 此时,正停灵在大内偏宫。 等二十一日后,便要请灵入先陵。 大魏景顺帝,敕谕天下: 凡都中诰命等,皆入朝随班按爵守制。 凡有爵之家,一年内不得延宴音乐。 庶民皆三月内不得婚嫁。 虽然生前不能叫一声母亲,但景顺帝在她死后给予了足够哀荣。 一应礼制全都按照国丧操办。 此事一出,自是朝野震动。 从此,开国勋贵的靠山算是倒了一半。 剩下的一半,余威尚在。 却也早就深居简出。 太上皇在东宫之中荣养,一年多都没有什么动静了。 这样的形势,让开国勋贵难免有些慌了。 好在老太妃虽然没了,还有荣国贾府的贤德妃这个念想。 若是元春降下龙子,他们就能放心大胆。 至少还能维持两代的荣华。 而且有了支持的对象,他们才能继续拧成一股绳。 否则难免就要分崩离析,各自寻找新的靠山。 一时间,荣府的人走到哪,都是众星捧月一般。 北静郡王为首的开国勋贵,在守制期间都围绕着荣府的人转。 北静王妃,也就是甄家二姑娘。 更是时刻陪在史老太君身边,生怕别人不知两家交好。 甄家夫人这次来都中,还带了家中的三姑娘。 显然是想要最后努力一次。 可惜哪怕再三哀求,甄家老太妃却还是遵守了对皇帝的承诺。 在把元春送上贵妃的位置后,再不会为甄家开口。 这不仅是想要留下最后一丝体面,也是期盼景顺帝能顾及最后一点情分。 以免将来对甄家赶尽杀绝。 可惜,甄家并不知老太妃的苦心。 在她最后的日子里,从未停止请托。 一直持续到被忠顺亲王发现,并接连撵出去几次,才算勉强消停。 随后,甄家夫人又去贾府拜了山头。 自家大姑娘是得甄家太妃垂青,才有了今日的贵妃之位。 荣国贾府自然以最高规格,接待了老太妃的娘家人。 也是贾府的老亲,甄家夫人。 宁荣两府早就被挤出了权利中心,也再非开国勋贵的核心。 虽和各家老亲走动未曾断绝,但开国勋贵的聚会,除了婚丧嫁娶,都很少带两府玩了。 也是因此,贾府竟然丝毫没有察觉甄家的及及可危。 如今老太妃又薨了,以后除了北静王府这个姻亲,还有贾府这样敏感度极低的人家。 怕是少有人再敢和甄家走动了。 冯一博有勋位在身,除了正常公务之外,每日也要随班按爵跟着守制。 不过,他只孤零零的跟在队尾。 谁过来都能说上几句,却依旧丝毫没有站队的迹象。 这样的情况,也让新旧两边勋贵都微微放心。 勉强维持着微妙的平衡。 李孟氏和宝钗两人有诰命在身,也是每日早早便入朝随祭。 每天直到未正时分,也就是下午二点左右的时候,才能回到府中。 转眼,二十一天已到。 就由忠顺亲王这个亲弟弟代表皇帝,带着一众勋亲贵戚,一起发送。 陵寝在设在孝慈县,从都中过去估计需要十来天的路程。 而且到了那边,还要停放数日,方入地宫。 故此,一来一回,就得一月光景。 像冯一博这样有实职的侍郎,不能久离朝中。 因此倒是并未跟去。 发送当日,他只跟着队伍送出都城十里。 倒是李孟氏和宝钗,会同荣宁二府的诰命一起跟着去了。 目送着送殡的队伍不见,冯一博才拨转马头想要回返都中。 这时,忽有一马从侧面窜出。 正拦住他的去路。 冯一博一看来人,心念电转。 随后就笑着打招呼,道: “紫英兄怎么也没跟着去?” 来人正是冯紫英。 他既无实职,又无勋爵。 可冯紫英是神武将军冯唐的继承人,去与不去在两可之间。 但以他平日长袖善舞的性子,这样的事定该跟去。 此时出现在这,定然不是巧合。 想来是找自己有事,或是给人带话。 果然,冯紫英拱了拱手,笑着指了指不远处,道: “我是来找你的,不知可否移步那边。” 其他人已经陆陆续续离开,三五成群的返回都中。 两人便脱离大队,到十里亭下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