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八十七章 两个千金坊 (第3/4页)
真是错过。 九阿哥就道:“等你爹回来,就说是九爷找,让他明天去太医院找尹会太医。” 尹太医,就是之前负责九阿哥身体调理的那位老太医。 九阿哥去年跑太医院琢磨成药方子,也是跟这位老先生请教了不少。 后来卖药的事情成了,九阿哥也算是给老先生送了功劳,使得老先生在御前挂了号。 如今太医院上头的院使与左右院判都满着,再下头就是老先生这一等的御医。 等到什么时候出缺,这位尹太医就是备选。 为这个缘故,尹太医对九阿哥恭敬着,巴不得有继续效力的机会。 九阿哥觉得可以两好合一好。 既是乐家的老方子真有用,那就将人纳入太医院,用起来也省心。 那小子仔细记下了。 九阿哥才上马。 路过前门大街的时候,九阿哥对两边的铺子看了好几眼。 真要说起繁华来,前门大街这边的铺子,不亚于地安门外大街与鼓楼大街。 内城住着的都是旗人,总数是有数的,户籍人口是三十来万。 南城住的民人,户籍人口二十来万,可是架不住非户籍人口多。 经商的,求学的,做官的,都要往京城来。 这边居住的实际人口,已经远远的超过内城。 等到路过一家铺面时,九阿哥多看了两眼。 “千金坊”。 门口的客人络绎不绝,看着铺面招牌倒是簇新的。 看着像是新开张没多久的铺子。 九阿哥勒了缰绳,问何玉柱道:“这是福晋的买卖,开了分店了?” 要不然招牌怎么相似? 何玉柱犹豫道:“这个奴才还真不晓得,奴才就记得福晋主子名下只有两个银楼。” 就是顺安银楼跟“千金坊”。 前两天顺安银楼的几箱子锞子又到了。 九阿哥望向那铺子。 招牌不仅名字跟鼓楼大街的“千金坊”一样,招牌黑底金字,乍一看也字体也很像,就是这招牌簇新。 九阿哥想到了妻子那个出宫的丫头。 不是说新添的是胭脂铺? 换了银楼了? 用这个名字也不太搭。 九阿哥直觉不是自家的买卖。 要是的话,福晋也不会提也不提。 “去问问,谁家的买卖,卖什么的……” 会是巧合么? 内城出来容易,外城民人百姓进内城却不容易。 或许就是巧合的取了同样的名字,制匾时用了差不多的字体? 那样的话,还真是巧了。 九阿哥不着急走了。 何玉柱上前去打听了,回来的时候神色有些古怪。 “爷,是八爷的买卖,也是银楼,二月初才开张的,听说是八爷的奶姐姐打理……” 九阿哥的脸黑了,点点头,没有说话,勒马走了。 他心里火烧火燎的。 千金坊,千金坊…… 这个招牌还是他要开铺子前,请八哥帮着起的。 怎么个意思? 因为最早是八哥起的,所以自己福晋的生意好了,他们就跟着有样学样在外城弄了差不多的铺面,也叫这个名儿? 这是笃定自己会认了,不为了这个计较? 何玉柱在旁,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这是不是故意的? 故意碰瓷自己福晋的买卖? 是八爷的意思,还是雅齐布家那个老姑娘自作主张? 故意找缘由,给自己找机会攀龙附凤? 呸! 臭不要脸! * 内馆,阿霸亥部的院子中。 布音格格的笑声,跟百灵鸟一样清脆。 她拉着十阿哥的袖子,眉开眼笑的问起江南来:“那里真的已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