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二章 八旗侦缉贾队长 (第1/2页)
贾六捐来的九品蓝翎长一年的工资是银33两,另外米33斛。 一斛米按清制的话约160余斤,也就是说贾六一年可以领5000余斤米。 一个人一天最少吃一斤米的话,一年就是365斤。 理论上,贾六每年领的米够十一二口人的大家庭吃上一年。 实际却是不行的。 人不能光吃米,还得吃菜、吃肉、吃油,还得有人情往来,还得做鞋子做衣服,还得有娱乐,逢年过节是不是还得杀头猪宰只羊... 因此实际领取俸禄时,很多官员会把米折成市价银用于贴补日常开销。 七品以下没有养廉银,所以折算下来贾六的工资待遇并不高。当然,比起普通百姓肯定要强,大概处于温饱以上、小康以下的初级阶段。 没有其它进项,光靠这点死工资过日子,贾六这辈子基本上别想再进步。 他又不想学海兰察把脑袋塞在裤腰带上往死里干,故本着初来乍到要学会融入集体,而不是标新立异,破坏班子关系的想法,贾六心安理得的收下银袋。 这银子有讲究,可不是瞎拿的。 叫“体恤银”。 不是抚恤银。 体恤银什么意思? 用后世的话解释就是出差补贴、酷暑降温、高空作业... 问题是工资一年才33两,一个月的体恤银就一百多两,一年整一千多,翻了三四十倍都不止,所以,这个体恤银它正经么? 朝廷它知道么? 这还是汉军八旗的,蒙八旗拿多少,满八旗拿多少? 绿营那边又拿多少? 难怪乾隆往金川砸了大几千万两银子也没翻个泡泡,赶情这金川都成了大清将士的聚宝盆了。 这事乾隆八成不知道。 知不知道,又关六爷吊事? 只要有人给,只要不是自己逼人家拿的,不管什么银子,原则上,贾六都收。 不拿,不仅同事间的关系要僵,工作肯定也没法开展,直接并间接影响到大清国运。 性质变了,后果就变了。 提着那沉甸甸的银袋,贾六心里也是高兴,人嘛不运动就会亚健康,水嘛不流动就会成臭水。 他这会腰包就跟一口快干了的水塘似的,老天爷再不下雨里面的虾米就得成虾米干。 体恤银的存在,无疑就是久旱逢甘霖的存在。 打户房出来,郭广全领着贾六继续办手续。 一切都有规矩。 刚进屋,没等郭大人坐下,贾六就提着银袋走到人郭大人办公桌后,抽屉一打,“哗哗”倒了快一半。 另一半随手打个结往裤腰带上一系。 “从前在哪个衙门口当过差?”郭广全丝毫没有意外同诧异,笑着走到桌后随手带上抽屉。 贾六忙道:“回大人话,卑职先前在旗不曾当过差,这是第一次替朝廷办事。” “呀...那倒是难得,嗯,年纪轻轻这般会做人,你小子将来前程无量啊。” 郭广全一边办手续,一边给贾六简单说了下美诺寨的情况。 自打刘侍郎,也就是那位工部侍郎充钦差大臣,督北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