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雍一小兵_第五百一十八章 京中必然大乱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一十八章 京中必然大乱 (第1/2页)

    汴梁城万胜门城门楼处,一群人围着三个人站在城头上,向外望着浩浩荡荡、接天连地的唐军。

    当中为首的一人身穿金黄色团龙纹章甲胄的中年男子,正是豫国新皇帝魏驷骐。在他左手边的,是豫国新设立的都督中外诸军事、殿前司点检魏华。在他右手边的,是豫国新设立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总领朝政张梁。

    魏驷骐脸色铁青地看着汴梁城外的唐军大营,气呼呼地说道:“总政大人,这就是你说的唐国愿意议和?”

    张梁同样脸色难看,他是真的不知道该同魏驷骐说什么,他终于明白王镡写给他的回信上,那句“汝女吾养之,汝勿虑也。”是什么意思了。当初拥立魏驷骐夺取帝位的欢喜,此刻就如同那树枝上的叶子,被寒冷的冬风吹走了。

    魏华的脸色同样不好看,心情更是十分沉重。豫国朝堂上,包括新皇魏斯年、太子魏黎在内,整个豫国朝堂都认为唐国的攻势已经结束了。

    毕竟在冬天打仗,要比秋天困难得多。冬季作战,首要考虑的就是后勤。后勤中运输是头等大事,冰天雪地中,运输成本极高,征来的民夫们死伤更是难以计数。然后就是士兵的保暖,仅仅是在营地内生起篝火、营帐内点起煤炉是不够的,还要能够保证将士们有保暖的衣袍,支撑他们在冰天雪地中作战。

    这就是豫国君臣们想不通的地方,他们不明白,冬天这么恶劣的天气,唐军是如何扛住的,他们真的不怕因为伤亡过大,而引起全军崩溃,战争失利吗?

    豫国君臣们当然想不明白,木柴就不用说了,早就被唐军淘汰出了取暖的主力,现在唐军取暖,用的都是烧制好的蜂窝石涅。这类石涅点燃容易,燃烧充分,只要能够保证通风,就能够确保士兵的安全。

    同时因为棉花种植被大面积推广,以及养殖毛羊产生的羊毛,使得唐军并不缺制作保暖衣袍的原料。

    不论是棉服、棉袍、棉甲,都是唐军士卒必须准备的。当然了,巴蜀之地的保暖袍服、甲胄需求相对小一些。

    就在魏驷骐等豫国文武站在城墙上一筹莫展的时候,魏华眼尖地看到唐军投石机阵地上有动静,很快空中就有一个黑漆漆的物体飞来。

    魏华赶紧抢过一旁侍卫的盾牌,顶在了魏驷骐的头顶上,同时大吼道:“敌袭!护驾!”

    旁边的侍卫们纷纷举起手中的盾牌,只听“咚”的一声,黑漆漆的物体砸在了一面盾牌上,发出一声闷响,然后滚落在了一名豫国文官的脚边。那人好奇地看了过去,当他看到令狐溢那张惨白的脸后,整个人都吓瘫了。

    “啊!——”

    凄厉的惨叫声吓了城头上的人一跳,他们纷纷看了过来。魏华当先走了过来,盯着地上的人头,吩咐身旁的侍卫道:“将人头收起来!”

    魏华转身回到魏驷骐身前,躬身行礼道:“陛下,唐军扔过来的是荆国援军主将令狐溢的人头。”

    魏驷骐一听,咬牙切齿地说道:“就是他,致使我大豫丢掉了河南郡。伪唐皇帝什么意思?居然把这个恶贼的头颅扔到城内?他是在嘲讽朕吗?”

    周围的豫国官员们噤若寒蝉,谁也不敢触碰一名皇帝的怒火,即便如张梁、魏华这般身居高位的官员也不能。

    汴梁城外和城头上的光景,对汴梁城内的影响并不大。汴梁城内的百姓们对于汴梁城非常有信心,现在的情况,和当年秦将王贲领秦军攻打魏都大梁的时候不同了。

    汴梁城距离大河较远,又时值冬季,水淹城池的情况不可能再出现。汴梁城墙高达五丈,厚两丈,城墙内还开有暗堡,可以向外射出箭矢。

    城外的护城河虽然很宽很深,可是此时已经上冻,只需要在等待一段时间,人就能在上面跑了,再等待一段时间,云梯和楼车额就能够上冰面,直接架到城墙上。

    王镡到达汴梁城外唐军大营的第一天,没有发动战争。这使得汴梁城内的百姓们对自家军队能够守住城池,信心十足。

    夜色渐浓,华灯初上,街道两旁的两层路灯散发着令人迷醉的光芒。

    一行十数骑直奔榆林巷而来,坊正刚要阻拦,为首的骑士右手轻抛,一根黄澄澄的铜铤就落在了坊正脚下。

    “莫要查了!”

    “是是……恕小人眼拙……”

    坊正忙不迭道歉,但一行骑士早已奔出了百余步。

    方才闯门的是控鹤军左厢指挥使冷韶,就住在榆林巷内。

    冷韶直奔冷府,入正堂去寻找自己的父亲冷鸿羲。不多时,书房中就传出一阵摔砸器物以及喝骂的响动。

    有仆从本欲看个究竟,但还未进耳门,就被全身披甲的军将拦了回去……

    “逆子!老夫一世清名,皆毁于你手……”

    冷韶直挺挺地跪在地下,几瓣砚台碎落于膝下,额头上鲜血淋漓,他却擦都不擦一下。

    数个时辰前,冷韶的外舅找到了他,表明了自己的身份—唐国缉事司司卒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