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二十一章 见工部尚书 (第2/2页)
逐渐完善。 如今内阁的各部门乃至其他机构里的高官,基本上已经是找不到不识字的人了,好些人还都是有着秀才甚至举人功名的正式读书人。 同时工部尚书的任务也是从刚开始的打铁造枪,变成了要处理诸多公务的人,别的不说,大乾大小一百余座作坊,管理起来,就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 此外还要对接繁多的新政,保证以工代训和士绅分割土地后的作坊对接工作,这都是一个非常繁杂的任务。 很久之前,工部的实际事务都已经是周海波开始负责了,老尚书不过是挂了个尚书的名头而已。 如今趁着大乾研究院的成立,楚行也是顺势把他调过去当个院长,把周海波这个干实事的人提拔起来当尚书了。 作为工部的实际负责人,周海波对工部的情况自然是熟悉无比的,张口就是说出了如今工部的诸多作坊和雇工的数量。 并且还是一一说着每一座作坊的情况! 听着他的诉说,楚行对目前工部的下属诸多作坊也是有了一个新的了解! 如今公布下属的八十余座作坊里,大部分都是集中在青州府城里,而临朐县那边除了上半年临时建立的几座作坊外,后续就没有新建过大规模的作坊了。 而这么作坊里,规模最大的乃是位于青州府城内的火枪作坊,这座火枪作坊,在经历了初期的发展,以及后续的拆分,目前拥有工匠以及工人超过三千人,月产量能够达到两千多支火枪呢,而临朐县那边的火枪作坊,如今月产量不过百余支,基本上可以忽视。 而东镇庙那边的作坊,早已经是搬出山来了,工匠大多都是分配到了青州府城这边来了。 规模仅次于火枪作坊的乃是青州府城的火炮作坊,也有上千人的规模。 其他的还有火药作坊、炮弹作坊、铅弹作坊、木材作坊、刀剑作坊、弓箭作坊、盔甲作坊、军服作坊等等。 基本上涵盖了目前大乾王师所需要用到的各类军械物资的生产! 只不过除了枪炮相关的作坊外,其他很多作坊规模都不算大,比如说军服作坊,实际上规模不大,而且只负责布料的染色以及军官军服的制作,至于普通士兵们的军服生产,其实是分包出去给城内外的普通民众缝制的。 要不然的话在只是手工缝制的年代里,就凭借军服作坊里的百来号工人,大乾王朝可没办法在短短几个月之内提供上万人的被服鞋袜等物资。 都是提供染好色的布料以及统一的缝制样式,然后让普通民众,尤其是那些妇女们缝制军服,缝制好军服后这些人可以按件领取少量的报酬。 这一方面是短时间内加大军服的产量,另外一方面也算是给遭遇了大战之后,民生凋零的青州府的民众,尤其是老弱妇孺们一条生计! 如今更是成为了解决士绅土地问题的神器。 其实不仅仅是被服,其他很多一些需要大量人手,但是又不需要什么技术含量的军械产品的生产,工部都是外包出去的! 军服、被子、鞋子、袜子这些都是最基本的,还有生产火枪所需的木托,护木等等! 不客气的说,如今的青州府城就是一座巨大的军工产品生产基地! 除开数千工匠以及战俘们,还有好几千民众直接或者间接为大乾王朝工部的各个作坊工作呢。 这些人数,已经是一个天文数字。 赛八仙之前有个提议,是否要搬迁青州的作坊,并且得到了大量官员的同意。 不过这么多作坊以及工人要搬迁,那绝对不是一件轻易的事! 楚行从一开始就没有想到过要搬迁,所以这个提案完全没有通过的可能性。 青州府这边的作坊已经是形成了规模效应,只要原料供应的上,产量每一天都会比每一天多,这个时候去搬迁,这基本上就等于放弃了这些产量。 楚行的想法是,在其他地方,尤其是靠近原料产量,交通比较便利的地方再设立新的作坊,顶多就是从青州府这边抽调一部分数量工人和技术骨干,后期的大量工人还是会依靠战俘或者从当地招募。 当楚行把这个想法对周海波说了后,周海波道:“大王所言及是,青州府地处偏僻,人也少,潜力大体上也就那么一些,作坊数量多了,规模大了,不单单会成本大量上涨,而且想要招募青壮雇工也是越来越难了。” “而且原料运输进来也麻烦,成品,尤其是大量比较重的军械物资要运往前线也是比较困难!” “如果能够在其他地方,尤其是交通便利,距离前线部队比较近的地方设立新的作坊,自然是能够极大的缓解目前的困境的!” 楚行道:“如此的话,依照周爱卿所看,目前什么地方适合筹建大量作坊?”渤海郡公的明末大寨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