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明从萨尔浒开始_第299章 望海风波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99章 望海风波亭 (第1/2页)

    天启元年八月十五日。

    文登县衙。

    二进厢房内,刘招孙手捧厚厚一大叠书稿,靠在一张宽大舒适的太师椅上认真阅读起来。

    旁边站着总训导官森悌和清河兵备道马士英,吴霄沈炼带着几名卫兵守在门口。

    “《望海》第一回,孤岛求生··”

    厢房内摆设颇为简单,四面墙壁分别挂着日本九州、辽东、四川以及朝鲜四张巨幅地图。

    四张地图都是根据平辽侯前世残留的记忆绘制而成。

    几位葡萄牙商人补充了一些九州岛海岸线的重要细节。

    除了地图和座椅案几床铺,屋子里几乎没别的家具。

    这间厢房是平辽侯的休息场所,也是开原中军大帐所在。

    平定奢安之乱、登陆对马岛、九州岛的作战命令,都将从这里发出。

    参与过两次登陆演习后,刘招孙便从麻子岛返回,将对马岛之魂交给吴阿衡孙传庭两人负责。

    还有件重要的事需要着手去做。

    返回文登县城后,平辽侯立即招来马士英、森悌等训导官和各营战兵代表。

    让他们搜集倭寇在大明各地的暴行,然而整理成册,编成几出戏目,找人在各营,各港口演出。

    刘招孙前世并非导演出身,不过好歹算是阅片无数,穿越之后终于有了机会可以过把导演瘾。

    接下来十几天里,森悌领着五百多名训导官,前往各营搜集倭寇在山东、浙江、福建、广东等地犯下的各种暴行。

    忽必烈两次征日失败后,镰仓幕府便默许国内武士、浪人出动袭扰中国,这就是倭寇的源起。

    从元代到明代中后期,倭乱一直不绝。

    开原军来自五湖四海,其中不乏山东浙江广东等地战兵。

    他们很多人都生活在当年倭寇烧杀抢掠最严重的地区。

    记忆中,挥舞倭刀屠村灭镇的倭国武士浪人,是幼年梦魇般的存在。

    父母亲人被倭寇杀死,整个村庄被倭寇杀光烧光,那些岛国禽兽,连婴儿都不放过·······

    森悌很快便搜集到他需要的案例。

    训导官准备继续找人询问时,被平辽侯打住。

    每次训导官问到最后,那些山东、浙江、福建籍的战兵想起家乡遭受倭寇蹂躏的惨状,都是失声痛哭,瘫坐不起。

    刘招孙不想在他们伤口上继续撒盐。

    于是访谈结束。

    马士英从天津卫招募来两位说书先生,三人和森悌一起,折腾了整整两宿,终于写出个戏目,取名《望海》。

    马士英捧着剧本来找平辽侯,希望刘招孙能给他“斧正”一下。

    刘招孙眉头皱紧,粗粗看了一遍。

    《望海》的主要内容如下:

    日本战国时代的加贺农村,一群海难流落至此的明国百姓,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在一片荒山前开垦出良田沃土。

    在这个远离故土,没有贪官污吏盘剥,世外桃源的地方,百姓们幸福祥和的生活。

    然而好景不长。

    他们很快被倭人发现,德川龟郎(本剧幕府将军名字)紧急下令:

    明国百姓交出全部口粮和携带的永乐钱(中国钱币,在日本很流行),否则就让他们跳“蓑衣舞”。

    可是粮食交出去后,只能饿死。

    眼看交粮日期临近,大家一筹莫展,只得让村吏和藩主商议,能否宽限几日。

    藩主表示可以,允许百姓先借贷银钱交付年贡。

    王大锤早年丧妻,膝下一女名翠花,相依度日;邻居刘大婶及其子大春常给王家父女多方照顾,两家融洽和睦。翠花和大春相处日久,情投意合,两老商定秋后为他俩完婚。

    藩主犬养二郎欲霸占年轻貌美的翠花,遂与家老设计······

    刘招孙放下手中剧本,起身拍了拍马士英肩膀,对这位资深昆曲票友称赞道:

    “不错不错,望海这名字立意高远,符合故事意境!对白简练,不拖泥带水。整体达到本官提出的要求,还有,你们对幕府将军的残忍贪婪、倭国百姓的穷苦悲惨,刻画也很全面········”

    马士英脸上露出得意之色。

    却听平辽侯接着道:

    “当然,缺点还是有的。”

    “首先,本官讲过,对马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