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二十三章 遇事不决用臼炮 (第1/2页)
这也是徐志贤刚才为什么说要搞个炮兵交通壕,把臼炮拉出去的缘故。 对付这种乌龟壳,楚军里大量的两斤半,五斤野战炮所发射的实心火炮没啥用,哪怕是九斤野战炮也够呛,得用十四斤攻城重炮来进行火力压制,再把臼炮拉上去,尤其是四十八斤臼炮,才能比较好的压制敌军的反击火力。 这也是很好的体现了最近一年多楚军的攻坚作战思路:遇事不决用臼炮,还不决就用更大口径更多的臼炮…… 这也导致了楚军里臼炮装备越来越多,这弹药钱也是越花越多! 没办法,现在明军被楚军的火炮打怕了,人家根本不可能跑出来和你玩野战,于是乎楚军里闷头发展的大量中轻型野战炮和各种会战用的战术基本成了无用功。 楚军也只能是相应的提升九斤野战炮的数量,甚至装备十四斤的攻城加农炮。 至于臼炮就更不用说了,楚军都搞了十几个独立的四十八斤的臼炮团了。 要知道当代的臼炮,基本上除了攻城外也没啥卵用了,在野战中根本就用不上…… 毕竟当代的臼炮其实性能很差的,射程近,精度差,操作起来还特别的危险,还死重死重的机动能力也不咋地……最后还耗费极大,开炮的时候需要同口径野战炮数倍的发射药…… 然而即便如此,楚军还是大规模装备臼炮。 无他,明军龟缩的太厉害,没这么多臼炮撬不开他们的乌龟开! 面对不同的环境和敌人,是会严重影响一支军队的建军思路的。 不仅仅在楚军里如此,在明军里同样如此。 早几年的明军可不是这么玩的,尤其是当初的卢象升,还跟楚军来了一次堂堂正正的奔袭作战呢。 结果一败涂地。 正是因为卢象升在野战中的惨败,导致了明军应对楚军的时候,越来越保守,越打越像个缩头乌龟,各种防御措施比辽东那边对抗东掳还要过分…… 以宋祖舜构筑的扬州防御体系而言,其实已经相当完善了,除了楚军这么个变态外,哪怕是三十年战争里的欧洲同行们跑过来也只能干瞪眼…… 欧洲同行们的各种三磅团属炮以及六磅,九磅,十二磅的野战炮,对于这种防御体系基本没卵用,而且打了老半天兴许连一个守军的人影都没见着…… 但是你以为守军都已经完蛋的时候冲上去,人家守军立马掏出各种乱七八糟的火炮躲在壕沟堡垒里进行反击了。 但是,一味的被动防守可是挡不住楚军的猛攻的。 毕竟罗志学又不是这个时代的人,他可没有被这个时代里的各种习以为常的观念给束缚住。 比如当其他人还在推崇着实心炮弹的强大动能威力时,罗志学的目光却始终瞄准在了榴弹上。 皇家理工学院那边的榴弹研究组,已经足足有一百多个研究人员,他们一天到晚都在琢磨着该如何让长身管火炮发射榴弹。 而该项目组是罗志学亲自抽调研究人员成立的,各种经费充分保障,可谓是要人给人,要钱给钱,他们要做的就是搞出来一种能够让长身管火炮也能使用的榴弹。 如今榴弹研究组那边已经有了初步眉目了,他们搞出来了新的点火思路。 现在的榴弹发射的时候,是需要炮手直接在炮弹的火绳上点火,但是现在,他们琢磨着如何利用火炮发射时所产生的高温来点燃引火绳…… 这样就可以避免一个如今楚军里的臼炮部队非常大的困扰和麻烦,那就是因为因为采用火绳引信,每一次把炮弹打出去之前都要炮手先点燃火绳……这一步骤是非常危险的,楚军里经常有臼炮炮手因为操作失误而导致的炸膛等事故,由此产生的死伤可不是个小数目…… 所以如今榴弹研究组的思路就是,既然炮手提前点燃太危险,那么就改用发射药产生的高温来点燃引火绳,这样就避免了提前炸膛,炮弹刚出膛直接爆炸等各种风险。 只是这样一来,采用旧式外露引火绳作为引信也不太行,还得找一种更加靠谱引信,最近他们正在搞木制引信,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总体来说,榴弹各方面的研究的还算顺利,不过因为时间仓促,也没有什么前例可以参考,哪怕大方向已经有了,但是具体的细节还需要反复的雕琢。 至少江北战役时期,罗志学是看不到新式榴弹生产并服役了。 —— 坚定不移的推动榴弹的发展,这是罗志学利用个人的先知所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