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一章:同岁 (第1/3页)
“这事弄的,最近怎么感觉运蹇时乖,连连背运!” 此时,李乾倚在马上,随手翻着军檄,脸色难看。 他咋知道自己随便射的一个,就是郡里派来的郡吏。 他咋知道,这郡吏还带着他的饬令。 这下子,一箭被他射死了。 虽然很英雄气,也射的名正言顺,但还是麻烦了。 因为事情不是对与错。而是,强与弱。 没错,在李乾看来,就是他弱,张宠强。 别看他部曲数千人家,但真的和一郡太守比起来,啥也不是。 他就是一个土豪,也就在这济阴逞威,放到别的州郡,也就那样。 而张宠呢? 人家代表的是汉家法度,二千石真狠下心,破家灭门也是等闲。 而且就单说在私面上,张冲是孝廉出身,又举的郎官,自有一批同年引为臂助。 他不像别的土豪没见识,以为靠武勇就能解决一切。 他知道,这种孝廉清流的政治网络是多么恐怖。 天下郡国每年都举孝廉,每一年都互称为同年。 他们会把一期的同年的姓名、出生、籍贯和任官情况,都会记在一份素帛上。 这还不够,还要将同年们的直系家庭成员都登名入册,就是告诉子孙们,他们父辈有这一层关系。 这份素帛就是他们的《同岁书》,可谓是孝廉们的官场网络簿。 这份《同岁书》是时常更新的。 因为每年同岁们任官都会变化,大伙必须要时常保持联系,互通声气。 把自身的近况遍告其他同岁,以便其他人对《同岁书》进行必要的更新。 又因为同岁之间有意识的结交,互引臂助。 他们双方家族的子弟都会来往密切,乃至到了托妻寄子的地步。 甚至,他们有时候为了同岁的交情,去损害与族人的亲情。 为何? 因为乡人、族人只能在地方,对于有志于仕宦的人来说,帮助不大。 反而这种跨州越郡的同岁关系,更能在官场上获得帮助。 这种帮助有多大呢? 就单列一点,在同年里有个规则,就是如在郡做太守,必会察举同年子弟为孝廉。 拿李乾知道的一例来说吧,他之前听了后真的是艳羡无比。 南阳有个豪族蔡氏。 因为父亲和当时的南阳太守五世公是同年。 此公连续两年举了蔡家两名子弟做了孝廉,后来都做了牧民官。 其中一个叫蔡瓒的甚至才十四岁,就成了孝廉。 而且这人还不任事。 先是外放做地方长,他就以年幼为由,乞留宿卫。 说白了,就是嫌地方苦,没有中央做郎官清闲舒服。 然后这小儿就被弹劾了。 但到底是有关系的,很快就被当时的车骑将军冯绲,征辟入公府。 那会武陵蛮夷作乱,这小儿跟着车骑将军平叛有功,官至下邳相。 但他娘的,这小儿压根就没随军,人在家中高卧,军功就这么到头上了。 真他娘的,羡慕。 不过这个黄家也算是有能量的豪族了。 比如说那个和五世公同年的,名字叫蔡伯起,他有个妹妹,就嫁给了同郡的俊杰张温。 现在这人已经位列九卿了,随时都有可能成为三公。 有这样的有力亲戚支持,五世公一连举蔡家两人做孝廉,也不是不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