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章:族法 (第2/2页)
,还一个带皮弁,套对襟深衣,踩皮靴的鸷勇汉子,剩下的就是位广袖高冠的士人。 这老翁显然就是大桑里的三老,本地的豪强,族里的族长,张弘。 此时,在太平道人群里的张冲,望着这老翁头顶上悬着写有“掷戟术,精通”的扭曲弹窗,暗暗咋舌舌。 老翁不可貌相啊! 跟在老翁身后头的鸷勇汉子,是他的儿子张求,在张弘眼里,亦不容小瞧。 只因他的头上也挂着一悬窗,而且和大胡子一样,都是“环首刀术,精通”。 没想到,一个乡野小豪势,竟有这等鸷勇之徒。 这张求本在隔壁亭做亭长,因休沐就回家帮衬着族里的春祭。 而他旁边那一位广袖高冠的士人,就是大桑里重金请来的巫觋,郎通。只是不知,为何明明是巫师,却做儒士打扮。 张弘不看跪在那的青奴,只对这大胡子,沉气道: “祭尊使,朽素来与太平道为善,只因朽敬重大贤良师,跋千山,涉大水,蹈疫瘴。 大桑里的里民们,朽族里的族人们,多受恩惠。 但春祭是朽族中之大事,尊使何故奋干戈,毁乡谊。 这是尊使的意思,还是贵教的意思呢?” 张弘老辣,一番话站着义,又循着理。 更是直点祭大胡子,此来是否有授节,是否违背太平道教义。 但张弘说得肃穆,场面上还就是有人不给他这面。 前头说的编席匠度满,就正小声和旁边的吹鼓手张旦,嘀咕: “果然像传的那样,‘张头秃,帻施屋’。 岁数都这般大了,还要顶个帻,来盖秃顶。就和他做的那些事一样,欲盖弥彰。”m. 话说得污秽又俏皮,直逗得吹鼓手张旦,憋不住,笑出声。 但这一笑,就把张弘引到了。老头只是乜看二人一眼,也不纠缠,又盯着了祭大胡子。 他认识这个叫祭孙的青州太平道济南方下的乡道使,据说他以前是个北军营士。 后来不知怎的就除了军籍,投到了太平道,做了一方乡道使,管着这一乡教务。 至于他后面的那些个头裹黄巾的,其实压根就不是太平道的,都是些本里的下民,既不服族里安排做佃,又无力赡养亲族。 估计是这次春祭征社钱,征得狠了,才扮上个太平道徒。又请来了乡道使,祭孙,想来主持什么个公道。 呵! 看正主到场,祭孙祭大胡子上前一步,对张弘做了个揖,言道: “无上中黄太乙!张信士,是俺教之友。 往日教徒们的衣食,也多有信士祗奉,所以按理,俺是不该在这个时候来打搅的。 但昨夜俺收到教里同修的一扎信报,言说一事。俺如鲠在喉,所以连夜跑马就来了这大桑里,就是想把这事和张信士议议。 不然,俺对上方是真不好交差,也愧对上方对俺的信任。” “不知祭尊使,言说何事?”张弘眉间一皱,缓缓问道。 “俺太平道,继黄天之统,庇一方黎庶,是要来这人间开太平的。 怎么开?首要就是吃饭,不论是麦饭还是粟饭,黎庶吃饱了,才能天地祥和、万物有序。 但而今? 乡野豪强阡陌纵横,而贫者却无尺寸之地。乡野豪强广厦相连,而贫者不过陋户鶉衣;乡野豪强佣婢徒附,而贫者却要破家鬻子。 所以,民流离寒暑,转死沟渠,无人殓藏,朽肉枯骸,遂使天下疫气横生。 可叹‘寂寂青州路,家家挂白幡。’ 幸有俺教祖大贤良师,持九节仗,使六方使徒,为灾民画丹书,煮符水,调内气,还精养神,救得良善无数。 然思其根本,不过为豪强贪滥,兼并无度,小民无生。 所以昔日,俺太平道就与青州乡里豪强,互为约法。 豪强需尚德行,抑兼并,留小民生养。 向使犯者,慳贪者报以饿狗!毒害者报以虎狼! 而昨日,俺收得消息,尔张弘好大的胆。 借春祭,号驱邪,实则要敛财于民。 再者,俺太平道自六年前起,就专责负责民间傩祭,尔不知报备,竟使淫巫野祭。 两者一并,就不得不来讨个说法?” 好家伙!张弘老辣,而这祭孙也不让,其言辞雅语,全然不似一个兵子,不愧是太平道一方行走,娴熟教义。 从祭孙开始说话时,张弘老脸就呈悲苦色,但等祭孙说完,他反而展颜笑起来: “好!好个乡道使。尔是方外人,自有教规,但朽今天,却也要行一行族法。” 说着,就把鳩杖重重一顿,只手就对着张黑子嗔叱: “来人,将张黑子压过来行族法。” “族法”二字一落,不仅祭孙一惊。 就连那外莽实细的张黑子,都不禁色变。 俄而,黯然垂首。请叫我陈总长的犁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